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684302A(43)申请公布日2021.11.23(21)申请号202111054458.1(22)申请日2021.09.09(71)申请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地址100176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荣华南路11号(72)发明人朱鹏宇付伟王智(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秉文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859代理人张文武孙富利(51)Int.Cl.C12Q1/6895(2018.01)C12Q1/686(2018.01)C12N15/11(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序列表1页附图4页(54)发明名称低镉水稻的特异性PCR检测引物、检测方法和试剂盒(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低镉水稻的PCR检测引物,以及利用该检测引物进行PCR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所述检测引物对待测样品DNA进行PCR扩增,若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则待测样品为低镉水稻;若扩增未获得目的片段,则待测样品不是低镉水稻。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引物,扩增靶标序列呈现单一的扩增带,并且与其他基因编辑序列等反应不出现扩增带,表明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在模板添加量为40ng时能够准确检测低镉水稻编辑成分。CN113684302ACN113684302A权利要求书1/1页1.用于检测低镉水稻的特异性PCR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引物选自以下引物对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引物对1:P7‑PS1‑2F:5’‑GCAGGTTCTTCCTGTACGAGAGCG‑3’P7‑PS1‑2R:5’‑GACCGGGAAGAATCGTGTAG‑3’所述引物对1的扩增的靶序列如SEQIDNo.1所示;引物对2:P7‑PS2‑1F:5’‑GATAAACATCGCCGTCGTCT‑3’P7‑PS2‑1R:5’‑TGACCTTGAGAAGGAAGGAGGAGGTGT‑3’所述引物对2的扩增的靶序列如SEQIDNo.2所示。2.一种低镉水稻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以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引物,对待测样品DNA进行PCR扩增,若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则待测样品为低镉水稻;若扩增未获得目的片段,则待测样品不是低镉水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CTAB沉淀法对水稻的待测样品进行DNA提取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的待测样品包括水稻叶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时,退火温度为60℃,和/或,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中,引物添加量为0.6μL,以使其在PCR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为0.3μmol/L。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的方法包括:95℃预变性120s;94℃变性20s,60℃退火30s,72℃延伸30s,共35次循环;72℃延伸2min。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为:2×MasterMix为10μL,终浓度为1×;10μM上游引物0.6μL,终浓度0.3μmol/L;10μM下游引物0.6μL,终浓度0.3μmol/L;DNA模板2μL,终浓度40ng;去离子水补足至反应体系的总体积为20μL。8.一种低镉水稻的特异性PCR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2×MasterMix和检测上下游引物对,所述检测上下游引物对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检测引物。2CN113684302A说明书1/8页低镉水稻的特异性PCR检测引物、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水稻品系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低镉水稻的PCR定性检测引物、利用该检测引物对低镉水稻进行PCR定性检测的方法以及试剂盒。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基因编辑低镉吸收水稻(简称低镉水稻),其原理是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使OsNramp5基因发生突变,影响镉转运蛋白合成,从而有效抑制了水稻镉吸收,极大改善了水稻籽粒中镉污染的问题。从基因编辑检测方法建立方面来看,低镉水稻同时具有碱基小片段删除、单碱基替换等多种编辑形式,从应用角度看,低镉水稻有效解决了我国主粮水稻种植方面的难题,极具应用前景。[0003]已经有研究能够根据水稻镉吸收的特点,比对多个根部Cd转运相关功能蛋白。比较了这些基因突变后Cd吸收差异,发现突变OsNramp5导致Cd含量下降最大,因此获得了以华占(HZ)为背景的OsNramp5突变体,在T1代中有效地分离了无转基因的纯合突变体。并且这些突变体在受高Cd污染的稻田中生长时,其谷物中的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