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7-26T06:36:44.498Z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6期作者:单璐玉吴珊珊 [导读]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进一步发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推手。自课程思政提出以来,大批高校教师在教育部政策激励 和高校大力支持下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做了大量有益尝试探索,取得一定可观成效,积累了实践经验,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校教师贯彻实 施过程中出现育人责任感不强、课程思政理解不到位和教学思政元素挖掘力度不够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通过剖析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 三个应对策略,以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和长足发展。 单璐玉吴珊珊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进一步发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推手。自课程思政提出以来,大批高校教师在教育部政策 激励和高校大力支持下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做了大量有益尝试探索,取得一定可观成效,积累了实践经验,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校教师贯 彻实施过程中出现育人责任感不强、课程思政理解不到位和教学思政元素挖掘力度不够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通过剖析问题,提出行之有 效的三个应对策略,以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和长足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教师;思政元素;课程教学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 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自此,课程思政成为教育领域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随后,教育部相继印发多个文件和批 示,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课程思政热度更是居高不下。明确课程思政的内涵有助于对这一特定概念形成 准确认识,同时也是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课程思政是在新时期下针对以往高校教师形成的传统教育认知所提出来的新概念,其 中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强调高校所有课堂都具有育人功能,注重专业课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育人,以改变长期以来“教课” 和“育人”工作互相隔断的局面。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前的现状 自2016年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建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作用的课程思政工作在全国范围掀起高峰。从育人的角度来 看,特别是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来讲,有助于持续推进立德树人工作长效发展。贯彻“立德树人”不仅仅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所有与学生培养有关联的人及环节,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师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国家文件要求和高校有效推广下,近几年来,大 多数思政课之外的教师,育人观念有所强化,能够利用自身讲授的专业课程,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进行结合,课程思政建设 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 尽管目前专业课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热情被调动起来,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依旧存在:对于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到位不清晰导 致不少的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情况不够理想,专业课教师挖掘思政元素手段方法匮乏等。面临着重任务完成但轻育人的空心化、把育人元 素融入专业课程标签化、片面追求工作效果的形式化等现状。由此可见,真正将课程思政的工作做得有成效,管长远,并非是一朝一夕的 事,也不是聘请专家开展讲座辅导就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了。达到所有课程育人的课程思政必须做到“不忘初心、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把 课程育人与各大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相契合,真正做到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 据研究调查表明,高校80%以上的教师是非思政课教师、80%以上的课程是非思政课、学生80%以上的精力投放在专业课而非思政课 上,超过80%的学生认为对其人生产生影响的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然而,高校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普遍存在把“教”和“育” 割裂的错误认知,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教好本专业知识即可,育人工作交给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等, 育人意识不强,政治责任感、专业使命感欠缺,必然造成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脱节错位”,课程思政工作难以顺利推进,育人效果大打折 扣。近年来,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课程思政,部分高校教师为了完成“红头文件”要求,流于形式,空做表面文章,科研取得的经验与 成果无法有效运用指导教学,有的教师课堂上喊口号,贴标签,场面热闹,花样频出,却实效甚微。 (二)思政元素挖掘、融合力度不足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和思政相加,而是充分发挥高校课程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依托专业课巧妙地渗透其中,达到潜 移默化育人效果。有的高校教师偏离这一定位,受理念和方法的限制在落实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高校教师把评职称作为本 职业务,忙于科研项目,轻视本科教学,更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