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医学系学科专业建设“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 为推动临床医学系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 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结合临床医学系 学科专业实际,制定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十一五”规划,以指导未来五 年的学科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 一、学科专业建设现状 临床医学系从2003年成立后,已平稳实现了由中等职业教育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过渡,但与全国同类先进院校相比,临床医学系在学 科专业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如何突出特色学科专业和 主干学科专业的建设方面。 目前临床医学系有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妇幼保健方向)两个专 业,但不同程度存在师资缺乏、实训室过小、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如何找准专业发展定位、正确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以适应我区社 会经济发展和广西卫生事业对医学高职教育的新要求,与自治区卫生 教育事业“十一五”计划目标相一致,与学校逐年增加的招生规模相匹 配,已成为临床医学系学科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今后高职高专发展趋势对学科专业的要求来看,目前临床医 学系学科专业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专业体系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优势的专业群,根据临床医学 系学科专业布局,急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专业体系,根据市场需求, 对目前专业进行改造。 2.重点学科建设有待于加强。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素质要求和执 业资格考试要求,虽然临床医学系已经形成了以内、外、妇、儿科为 主的重点学科,但与优秀院校的重点学科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重点学 科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主干学科优势和特色不突出。在临床医学系目前涉及的学科 中,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专业学科特色和专业学科优势。最根本的是学 科专业带头人在学科领域内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学科人才梯队的结构 不合理,个别学科人才队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师资总量需要增加, 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需要进一步补充和优化。直接阻碍了 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培育。 4.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学校属于培养医学高等技术 应用性人才的学校。因此,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是培养合格医学高职 人才所必须。目前,临床医学系实验、实训场地过小,实验、实训设 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科专业的发展要求。 5.科研有待增强。目前,学校科研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省部 级以上科研课题及科技进步奖甚少,课程改革、教材研究、核心期刊 发表的学术论文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学科专业 的发展。 三、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遵循医学教育和高职教 育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针对地方和社 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科学合理地规划学科专业建设,最终形成 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 2.学科专业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龙头, 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增加投入为保障,突出重 点,兼顾一般。建立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 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3.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不断加强和完善现有学 科专业建设,增设市场紧缺专业,以满足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市场 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基层“下得去、留 得住、用得上”的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一线的高等医学技术应用 性人才。 四、学科专业建设原则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目标、资格为要求” 的建设原则,客观分析临床医学系现有专业的实际情况,掌握医学及 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医学相关岗位(岗位群)的人才需求,遵循医 学教育和高职教育规律,参照《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指导性专业目录》, 使学科专业规划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满足社会需要, 具有学科基础,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满意”,符合学 校发展的定位要求。 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定位 1.大力发展原有优势学科专业。 2.稳步改造、拓宽和分流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的适应面。 3.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和市场紧缺的专业。 利用4~5年时间,在师资力量的配置和实验、实习、实训基地 设备设施的投资等方面加大力度,使临床医学专业达到自治区级优质 专业水平。同时稳步改造临床医学专业,拓宽适应面,创办新兴产业 专业,以适应新领域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六、学科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科专业建设的重点由外延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深化专业结 构,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学科专业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