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9月以来,体育课改伴随着 新一轮的改革大潮逐步推进,体育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教师角色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 提高等,无不证明体育新课程的优越性。然而,体育课程改革实 验至今,小学1―6年级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全国却没有根本性的 突破,课堂教学基本还是沿袭着旧有的教学模式。它和体育新课 程精神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从而制约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三所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整体设计上进行新 的探索,在小学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验研究,为继续推进课 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单元是8―12学时为一个大的单元,在一个大单元内,学 习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和综合水平1―3的学习目标确定的。大 单元的学习内容要在水平1―3、学年、学期计划中确定,教学 内容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确定,按照进度计划中的内容,精!学 科必需知识进行有效教学。 1.方向性原则。本实验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设计教育改革方案的先决条件。2 尽管教育实验方案属于科学假设,但在设计的时候,还应多方论 证,周密考虑。 3.整体性原则。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作整体设计,既考 虑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又要考虑到整体效应。 4.主体性原则。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树立 人的主体意识,深化主体观念。一方面,要把教师看作实验研究 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 要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和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起他 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探索性原则。本实验着眼点在创新,因而没有现成的经验 可以参考。所以,应当边实验边总结,逐步深入,“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 三、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放宽了对中小 学体育课程管理的硬性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 体制。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一方面强调国家体育课程方案和体育 课程标准在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 准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我 国广大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等方面的差异, 力求使体育课程标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学校也应主 动适应体育课程实施的需要,在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体 体育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结合本校的客观条件、情况的基础上, 的兴趣和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制定适合本校的 体育课程实施方案,主动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过程。体育课程实施是体 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适的过程。 如果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缺乏兴趣,或担心实施新课程会影响自己 业已形成的优势,就不能主动参与课程实施过程,不可能积极地 调适体育课程实施方案,体育课程改革就很难取得成功。新课程 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文本课 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创造、去 落实。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体育课程与教学新文化的再造过程,体育 教师将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体育课程的决策者和建构者, 由体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成学生身心发展的指导者和合作者,由 裁定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法官转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促进者。在 新课程的条件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越充分,按照课程实施的具 体情境进行调适的可能性就越大,体育课程实施的水平也越高。 四、小学大单元教学具体实施 1.把握小学水平1―3阶段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循序渐进对各 种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按照此模式学生每学期最多可 以接触到4―6项体育技术的学习,六年可以让学生涉及到大 多数体育领域的学习内容,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2.体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元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合理的结 构能优化整个系统功能,极大提高系统整体的功效。教和学是一 对教学活动中的能动因素,对其组建合理的结构提高教学的效度 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调整,学生始终面对相对优质的 资源和运动项目,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无疑是有效的。 3.小学生处于生理发展平缓时期,是学生形成习惯、爱好的 关键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处于关 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练习内容正好将学生的学习趣向和认 知统一起来,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态度。 4.合理解决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开设问题。由于课堂结 构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