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 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在全国广大中小学全面推行课程改革, 调整课程结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资源,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 根本性变革,目的就是为了让现在的学生具备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必备的核心素 养,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全面提升师生信 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 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必备的基本素质。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是国内较为新的一个研究课题,它的开发与应用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创新。 (二)课题界定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 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强调 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 包括:沟通、表达和分享;欣赏、表现、审美及创新;运用科技及资讯;了解自我与发展潜 能;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规划、组织与执行;终身学习,尊重关怀与团 队合作;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资源、方法深度地融合于各学科及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各环节,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使传统 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国外研究情况:构建核心素养框架 (1)国际组织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 该学什么》,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核心素养,即从“工具性目标”转变为“人本 性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 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2)发达国家的核心素养框架 2010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其中包括核心价 值观;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批判性、创新性思维; 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 1.2国内研究情况:打造国内教育新常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 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 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目前从国内的 研究看来,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素养;思维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 身心素养。 (四)选题的意义与研究价值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 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在新形势下,必须 深入探寻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核心素养培养的多元模式。 学校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媒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和责任,在构建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必须发挥出其特殊职能。核心素养的 研究不仅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要明确核心素养不仅与国民个人相关,还是增 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总之,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国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 至高无上的课题,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有效 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引领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必由之路。借助我校省 数字化校园试点学校推进工作的契机,结合我校实际,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过程一方面对新知识进行意义的建 构,另一方面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而每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建 构意义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