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概念的界定:“友善用脑”,英文原文来自于三个词:Brainfriendly友好的、亲切的、朋友般的;Braincompatible相容的、谐和的、一致的;Brainfitness适当、恰当、健康。在翻译过程确定为“友善用脑”是因为它是更富于人性化的表述。“友善用脑”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它是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的,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的新方法。 我们研究的友善用脑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研究就是指教师运用友善用脑相关教育理念和技巧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科学用脑,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侧重于对学生如何科学用脑,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指导。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9世纪后叶,脑科学研究就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神经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纷纷探讨将脑科学的成果运用于教育中,重新思考教育问题。2003年5月中国天津社科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将克里斯蒂沃德(ChristineWard)的对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三本介绍友善用脑学习的书合编而成。2003年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的中学、小学应用友善用脑开展教学,确立了相应标准,规范了教师的教育行为,改变了原有课堂教学状况。《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是脑科学与教育学衔接与应用的有益探索,应用神经科学、脑科学成果,科学地开展教育学、学习学的研究,“友善用脑”教育理念将促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指导的研究理论很丰富,多数是在不同的教育理论下开展的学法指导,都具有自身理论的局限和时代特点。 意义和价值: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脑科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在友善用脑理念下研究学习指导课题,具备了新的视角,从科学用脑,科学思维的角度来审视学生的学习;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学生的学习更具有全新的意义。立足于友善用脑理论下的学习指导的研究更具有时代气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前提下开展研究,更鲜活,更生动,也更有作为,蕴涵着教育教学科学发展、不断创新的思想。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旨在对小学学生有悖于“友善用脑理念”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友善用脑提高学习效能的策略和方法,探索出各个学科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指导学生友善用脑,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努力形成用友善用脑技巧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方法和策略,构建“高效的学习新课堂”,不断丰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了解益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和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以及增长和消除这些因素的方法;了解学生,能够将教学重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创设出诱发学生思考、能使学生自我生成的教学情景;掌握友善用脑教学技巧,应用友善用脑教学流程,开展多感官教学;能及时抓住课堂上学生逬发出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活泼、有序的环境中自我生成知识,轻松快乐高效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着力使用音乐、运动、思维导图、冥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等教学手段和策略,以学生轻松、愉悦、高效地学会学习为目标。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思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主要方法设计 1.文献研究法 我们将运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友善用脑在课堂中的实践及实施策略”的内涵目标。 2.实践研究法 我们将运用实践研究法研究“友善用脑在课堂中实践及实施策略”,寻找新课程下高效课堂的实践及实施策略”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3.经验总结法 我们将运用经验总结研究“友善用脑在课堂中的实践及实施策略”实施进行的保障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找到可以运用最高效的实施方法。 4.个案研究法 我们将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友善用脑在课堂实中的践及实施策略”对个别学生、实验班级、某一年级、某一类群体等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总结学生最优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主要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设计申报2014年2月至2009年4月 组织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内容,完善课题理论准备。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 第二阶段:开题论证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 1.制定课题方案,明确成员分工与职责。 2.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3.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4.进行课题开题工作。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