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辨的课堂智慧飞扬 ——小谈品德课堂中的理性思考 江汉区清芬路小学罗晓英 最近听了这样的一节课。鄂教版四年级《合作才能成功》。在讲完了书上“环保剪报”比赛的环节后。老师就开始让学生交流生活中类似这样合作的经历。有了刚才范例的引领,学生很快就再现出了自己的生活,纷纷说出了自己学习生活中合作的经历:做清洁呀,游戏呀,表演等等。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交流的面广。接下来,教师又创设了一个合作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去体验了合作的乐趣。体验过后,教师用“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都要合作”来结束了这节课。表面看起来,这节课有活动体验,有生活经验的再现,有情感的交流。似乎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可是总是觉得差了点什么。联想到我们孩子现在的生活,我们的孩子知道生活中有合作、要合作。可是真正做到了有效合作的多吗?如果不多,那我们的品德课程所体现的“引领学生生活”这个理念就没有很好的体现。带着这个理念反观这节课,差什么,差的就是思辨的问题,差的是学生思维的碰撞。这节课中,教师孩子们谈的最多的就是生活中的合作有哪些,是怎么分工合作的。可是为什么这样合作?这个问题,学生,确切的说是教师并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思考起来就会包涵合作的一些方法,暴露出合作过程中的问题。但是恰恰是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课程指导学生生活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让我们有的教师热衷的是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关注的是学生活动的外显状态,追求的是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却很少考虑在活动中要设置哪些思辨性的问题,如何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当然更不会去考虑学生思维碰撞的深浅程度了。因而在课堂活动中,听到最多的是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做的”一类陈述性问题,却很少听到有关“为什么”的问题,也鲜见针对某些现象的理性思考。有些需要通过思辨来提高认识的问题就自然被忽略了,这必定也会影响教学的实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孩子们智慧在思辨中升华,认知在思辨中提高呢?我想这三个方面会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一、预留空间激活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1、巧用教材“留白”,加强对话 现在我们品德教材的呈现形式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只有“片言只语”和一组组图片,且在图例之后都会出现“……”、“?”或要求学生直接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借助这特定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论向教材进行倾诉和表达,这样学生和教材就进行了富有能动和创造性的双向建构。 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有利于使用地方性教材和实施校本课程……教材中留白的种类很多,有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填补的展示性留白;有对未来行动计划的发展性留白;还有对对他人的评价、自己的反思的评价性留白;有的是侧重于绘画、剪贴的操作性留白;还有的是旨在激活想象、引发道德思考的省略性留白。这就需要教师先要结合教材,搞清楚留出空间的目的是什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然后引领学生,借助留白,抒发心声,表达创意,促使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开放的教学过程中产生超出预设的“溢出效应”,实现教材、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重构与发展 2、活动设计适当“留白”,留给学生自由伸展思想的领地 这种留白一方面为学生展开深入思考提供机会,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以思考统领行动,自觉扩展事先描绘好的疆界,进行创造性的阐发。活动设计预留思辨空间的实质意义,在于倡导活动设计的弹性化,即在既定的活动方略之下,通过学生的自觉反省与理论思辨,在各自可能的范围内,扩展活动的范围与深度,切实增强活动的实际教育价值。 1)、巧设问题情景,细化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活动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情境取材要接近于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问题情境材料与学生生活经验在统一、融合、碰撞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达到教学目标。 记得听到过这样一节课,老师在讲述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鸦片——一种特殊的武器,鸦片既不是枪,也不是炮,为什么能成为武器呢?这个问题问下去后,老师并不是甩给学生泛泛而谈。而是一步步引发学生从单个方面,细化思考。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从鸦片对个人、家庭及国家的危害等方面去讨论,最终得出结论:鸦片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家,乃至一个国!。这番讨论的意义不仅仅回答了鸦片的危害,更是帮助学生确立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以及“史论结合”的思维方式。 对一些情境问题或资料的思考,我们很容易将设问空泛化,没有激活学生的感受和思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