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氢能源产业研究报告:中国氢能的挑战与机遇1万亿蓝海市场,氢能蓄势待发1.1氢能源是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氢资源丰富、容易获取,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地球所有元素储量中排第三,如此充足的资源使其具有能源供给的充足性。其次,大部分氢元素以水的形式存在于大自然,原料容易获取。此外,早在1970年,通用汽车就首次提出“氢经济”的概念,其核心就是利用氢的化学性质实现循环利用。氢气产自于水,通过和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化学能,而且使用后的产物仍为水。整个过程无其他中间产物,无浪费,零污染。由此形成一个可循环闭环系统,具有巨大的可持续性优势。在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的大背景下,氢能的商业化利用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氢气热值高,是现有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品。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我们发现它的热值是常见燃料中最高的(142KJ/g),约是石油的3倍,煤炭的4.5倍。这意味着如果消耗相同质量各种燃料,氢气所提供的能量是最大的。热值高的特点将在交通工具实现轻量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我国氢能产业链复杂,理论经济价值含量大氢能产业链分为制氢、储运、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相比锂电池产业链而言氢能产业链更长,复杂度更高,理论经济价值含量更大。我国氢能产业链正处于导入期,政策扶持显得尤为重要,政策扶持下产业进入“规模化-降本-开拓市场”的量价循环。此外,持续的技术进步也将反哺解决各环节核心技术的成本制约,进一步提升商业化竞争力。1.2.1制氢:由“灰氢”向“绿氢”发展,大规模低成本是发展方向为了区分制氢途径的清洁度(碳排放量),我们将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等,核心特点为生产过程可以做到零碳排放。“灰氢”是指以化石能源为原料,通过甲烷蒸气重整或自热重整等方法制造的氢气,虽然成本较低,但是碳强度较高。清洁度介于“绿氢”和“灰氢”的是“蓝氢”,其核心技术是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碳捕捉和贮存环节(CCS),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但是无法消除所有碳排,是一种相对适中的制氢方式。我国光伏风电迎来装机高峰,电解水制氢前景广阔。光伏龙头隆基股份进军光伏制氢,是我国光伏产业探索电解水制氢综合发展道路上标志性的一步。由于电费占整个水电解制氢生产费用的80%左右,因此水电解制氢成本的关键在于耗能问题。一方面通过开发PEM及SOEC技术可降低电解过程中的能耗,另一方面依靠光伏和风电的发展低成本制氢。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新增风电装机716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风光新增装机之和约为1.2亿千瓦。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数据,2019年我国光伏系统度电成本约0.29-0.80元每千瓦时,到2025年度电成本在0.22-0.462元每千瓦时。陆上风电度电成本约0.315-0.565元每千瓦时,且在未来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预计到2025年度电成本在0.245-0.512元每千瓦时。工业副产氢制氢技术成熟且成本低廉,有望成为近期高纯氢气的重要来源。工业副产氢制氢指利用含氢工业尾气为原料制氢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焦炉煤气、氯碱副产气、炼厂干气、合成甲醇及合成氨等,利用效率低,有较高比例的富余。我国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其中以美锦能源为代表的炼焦企业正是利用焦炉煤气来制取灰氢,工业副产氢是短期内最为经济可行的制氢方式。1.2.2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已广泛应用,液态和固态储氢尚处于研究和示范阶段作为氢气从生产到利用过程中的桥梁,储氢技术的核心是将氢气以稳定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后续的使用。氢气的储存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包括气态储氢、液态储氢和固体储氢。在国内目前高压气态储氢应用相对广泛,低温液态储氢在航天等领域得到应用,有机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尚处于示范阶段。目前国内主要有深冷股份、富瑞特装、京城股份、中材科技等企业布局了储氢环节。1.2.3运氢:以长管拖车运输高压气态氢为主,未来规模化后将向长期管网发展氢的输运按其形态分为气态运输、液态运输和固体运输,其中气态和液态是目前的主流运输方式。目前运氢以高压气态运输短期长管拖车为主,但其加压与运力仍待提高;液态氢运输在国外技术成熟地区广泛运用,我国尚未达到民用水平。根据氢云链对氢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的对比分析,输氢管道在建设现状、规范标准、材料选择、设计制造、事故后果和安全间距等方面存在许多进步空间:(1)建设现状:相较于天然气管道,氢气管道建设量较少,管道直径和设计压力较低,相关标准体系仍不完善,目前国内仍没有适用于氢气长输管道的设计标准,应重点加强长距离氢气管道输送技术的标准化工作。(2)规范标准:由于环境氢脆的影响,氢气管道选材具有更严格的限制,材料需满足高压氢环境相容性试验要求,ASMEB31.12—2014推荐使用X42,X52等低强度管线钢,且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