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汽车空气悬架行业研究:如何看待空气悬架系统国产化机遇_HYPERLINK"http://quote.eastmoney.com/SZ000783.html"\h1差异化配置的典范,空气悬架有望进入爆发期当前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提升,差异化配置成为自主品牌产品力上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15万元以上分派系市场份额来看,2021年之前自主品牌份额主要在11%上下徘徊,而2021年上半年该份额已提升到了16%以上。从2021年广州车展新发布的主要车型来看,自主品牌、造车势力不管在智能化配置还是科技配置上均领先合资品牌:1)在智能驾驶功能上,包括在高速路段智能驾驶的投放,以及在智能驾驶硬件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更高算力芯片的应用上均大幅投入。2)在科技配置上,在2021年广州车展自主品牌(包括新势力、自主新高端和自主品牌)推出的19款主力车型中线控制动配置达到7款、空气悬架达到6款、智能大灯的配置达到6款。以空气悬架为例,自主崛起,豪华品质逐渐下沉,其作为高端配置比例有望提升。2017年开始,蔚来汽车相继推出ES8、ES6,空气悬架首次搭载于50甚至40万元以下的车型,2021年东风岚图FREE与吉利极氪001继续将空气悬架搭载车型价格下沉至30万元以内(极氪001在2021年7月31日下订前的入门价格是26.6万,算上空气悬架选配后售价28.6万)。空气悬架价格下沉带来应用的推广,2021年中国乘用车空气悬架实现销量约46万辆,占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从2018年的1.27%提升到了2.2%,占25万元以上车型市场渗透率达到了9%左右。(注:统计口径为标配空气悬架的车型,考虑选配的话渗透率更高)。消费持续升级,高端智能电动加速空气悬架应用。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升级趋势显著,随着购买力提升+增换购比例提升,乘用车平均购车单价持续向上,尤其是25万元以上高端车型销量占比明显提升,从2018年的17.3%到了2021年的23.8%,空气悬架也进入了更多人的配置清单。另一方面,新势力正快速崛起,在高端智能电动的品牌定位之下对于新兴、高端配置的接受度更高、更愿意使用,如蔚来汽车,新势力有望拉动空气悬架消费趋势,未来有望出现更多车企搭载空气悬架,如红旗、极氪、岚图等已经成为继蔚来之后的先行者。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乘用车空气悬架规模达到187亿元假设:消费升级下预计乘用车25万元以上市场销量与份额有望继续提升,诞生更多空气悬架需求;未来国产化与规模化带来单价下降,更便于空气悬架市场普及。根据计算,到2025年我国空气悬架乘用车市场规模187.0亿元,复合增速41.8%。2空气悬架难点如何?在空气悬架中,内部组件包括了前空气支柱、后空气弹簧、压缩机、阀块、储压罐、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前空气支柱在前轮,电子控制单元在车身中央,其余集中在车辆尾部。在运行中存在空气路径和数据路径:在空气路径中,由压缩机压缩空气,经过阀块将压缩空气分给空气支柱、后空气弹簧、储压罐,压缩机无法满足前后弹簧时,储压罐中的压缩空气会分给前空气支柱和后空气弹簧;在数据路径中,传感器完成数据收集经由电子控制单元处理,完成对前空气支柱、后空气弹簧、压缩机、阀块的控制。由于车身稳定性对空气悬架依赖性较高,故而在空气悬架的设计开发和使用中对于空悬系统开发设计、电控系统和橡胶件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系统集成:开发复杂,检测规范繁琐空气悬架系统开发过程复杂,需要多种零部件的共同作用。根据工信部2010年实施的《空气悬架设计规范》,对空气悬架设计开发过程有明确规定:在空气悬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完成辆侧倾角刚度和侧倾角、空气悬架刚度、高度控制阀、运动上下极限、限位阀计算,并符合空气悬架设计规范中参数标准;需要完成导向机构、减震器、后稳定杆、后导向臂、推力杆等多种压铸件的选型;并对承载零件进行CAE分析,最终在保证零件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空气悬架重量、优化空气悬架结构。空气悬架验收试验规范复杂,多维度进行测试保证空气悬架上车的安全性。根据工信部2010年实施的《空气悬架设计规范》,明确了空气悬架设计验收阶段所需要完成的检测方式和试验方法:需要从方案、图纸、实物多维度进行评审;需要对悬架系统的平顺性、稳定性、零部件强度、运动协调性等多维度进行验收检测;需要完成多种多次验收试验。电控系统:精准控制提高舒适性,电控终端壁垒明确电控系统结构复杂,算法需求较高。空气悬架的电控系统中,电子控制单元需要收集多种传感器发出的数据信息完成加工处理后再实现对零部件的精准控制,软件端需要进行多线程的高位运算,算法开发有较大难度。并且由于空气悬架各个组件遍布车身各个位置,其管路也相对复杂,对于传输速度要求和控制精准性要求较高。舒适性需求催生空气悬架电控系统算法升级。对于乘用车而言,舒适度是用户衡量乘驾体验好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