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年证券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1.传统证券业务从成长期进入饱和期经纪业务:互联网释放成长潜力,高质量客户占比下滑。互联网扩大投资者覆盖面,释放增长潜力。2013至2021年,A股投资者总数从6669万户增加到19741万户,增长196%。其中,近5年投资者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0%左右,呈现较为稳定的成长势头。但高质量客户占比出现下滑。我们根据草根调研数据测算,2015至2021年,持仓投资者占比投资者总数从41%降到26%,信用投资者占比从4.0%降到3.1%。持仓客户比例和信用客户比例的下滑,体现了传统经纪业务增长乏力。投行业务:注册制带来行业结构变化,股权融资总量受制于市场流动性。根据全球交易所联合会数据,2021年上半年,APAC地区(东亚、东南亚及澳洲)IPO数量占全球55%,沪深交易所分别以140家和105家的IPO数量,分列全球交易所的第二、三位。中长期看,大中华区域仍是全球股权融资的核心市场。但短期看,股权融资受制于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历史上看,A股年度股权融资规模大约是当年A股日均交易额的2倍左右。注册制推行后,对投行业务的研究、定价、销售能力要求提高,必然会导致投行业务格局集中,核准制下的通道型投行模式前景不容乐观。信用业务:需寻找融资业务和股票质押业务的新驱动。两融业务,截至2021年末,A股市场两融余额为18322亿元,占比流通市值比例为2.45%,未来随着散户机构化和更多的衍生金融工具推出,融资余额市值占比可能逐渐下降。质押业务,2018年质押风险暴露之后,监管引导券商收缩股票质押业务,预计未来的质押业务将限定于投行服务实体框架下,是小而精的模式,而非大规模的交易型信贷业务。图:沪深两市投资者数量2.高质量发展,证券业亟待突破证券行业总量繁荣,但边际效率出现下滑。相较2016年,2021年证券行业营收增长53%,净利润增长55%,净资产增长57%,总量呈现繁荣。但是效率指标表现堪忧,行业净资产回报率出现下滑,从7.53%下降到7.44%。效率下降并非由股市活跃度下降导致,这是传统业务进入稳定期之后的必然结果。展望未来,证券行业已进入准入放开的新周期,竞争压力不容忽视。随着外资持股比例和业务牌照的放开,现有平衡的竞争格局将会被打破。根据日韩开放经验,外资券商主要依靠专业能力在资产管理、机构服务、交易业务和财富管理领域开展业务。而本土券商则是依靠资本和渠道能力在零售、投行、融资和投资业务领域进行防御。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深化改革,金融管制进一步放松,新业务和新产品层出不穷,这样的周期更适合外资券商展业,本土券商未来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图:证券行业整体情况3.创新驱动的新周期已然开启未来几年是对券商创新能力的检验,包括新业务、新产品以及传统业务的新模式。当下证券行业已经在政策、市场、创新机制层面迎来了创新改革的时间窗口。政策:鼓励创新、扶优限劣的新周期。2019年9月,证监会提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十二条”,从参与者、市场规则和监管制度三个方面对资本市场改革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再加上新《证券法》的落地,一个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体系正在建立。2019年以来出台的证券行业监管政策从纠偏过度从严政策,到延续既定改革,再到寻求新突破,证券行业监管政策已经回到放松约束和鼓励创新的轨道。市场:机构化大幕开启,业务重心再调整。2020年末与2007年对比,上交所散户投资者(持股10万以下)持股市值从0.6万亿降至0.4万亿。同期,专业机构持股市值从2.1万亿增加到6.7万亿。未来在外资开放、注册制和税收优惠的共同作用下,A股市场有望进入快速机构化的阶段。在机构化市场中,证券业务将呈现聚焦核心资产、衍生品和场外业务高速发展以及从单一服务到综合服务三个特点。交易机制:衍生品发展和多空机制完善。股票衍生品市场进入全面发展期。场内市场,50ETF期权推出以来始终保持高增长趋势,后续推出的沪深300ETF和指数期权,也解决了单一品种需求过载的问题。场外市场,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规模自2019年起保持持续增长。交易机制层面,融券制度改革为券商逆周期业务创新提供条件。科创板试行的融券改革预计将向主板和创业板推广,险资公募为融券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券源,更灵活的转融券制度能激发对冲型投资者需求,融券业务将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