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024075A(43)申请公布日2022.09.09(21)申请号202210805793.9(22)申请日2022.07.08(71)申请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地址210014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柳营100号(72)发明人王冰胡良龙程广森梁子安胡志超陈红梅闫宝谢清王公仆杨红光王伯凯(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26专利代理师朱磊(51)Int.Cl.A01D13/00(2006.01)A01D33/00(2006.01)A01D33/1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该机包括固定在履带行走底盘的第三级输送机架前端铰装朝前下倾的第二级输送机架;第二级输送机架的前端铰装第一级输送机架;第一级输送机架的上中部与第二级输送机架上的油缸支架铰接、且前端装有挖掘铲以及限深调节装置,限深调节装置装有伸至挖掘铲前的限深轮;第三级输送机架后端铰装第四级输送机架的前端,第三级输送机架后端下部与第四级输送机架前端下部之间通过后提升油缸铰接。采用本发明不仅输送顺畅性和爬升适应性俱佳,而且可以折叠,因此给运输、转移和爬坡带来很大方便。CN115024075ACN115024075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包括固定在履带行走底盘(19)中后部的第三级输送机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输送机架(11)前端通过挖掘角度调整旋转轴(10)铰装朝前下倾的第二级输送机架(8);所述第二级输送机架(8)的前端通过前机架旋转轴机构(7)铰装第一级输送机架(5)、且前端下部顶撑于安装在履带行走底盘前端的挖掘角度调整油缸(25);所述第一级输送机架(5)的上中部通过前提升油缸(4)与第二级输送机架(8)上的油缸支架铰接、且前端装有挖掘铲(3)以及限深调节装置(2),所述限深调节装置(2)装有伸至挖掘铲前的限深轮(1);所述第三级输送机架后端通过后机架旋转轴机构(12)铰装第四级输送机架(13)的前端,所述第三级输送机架后端下部与第四级输送机架前端下部之间通过后提升油缸(18)铰接;所述第一级输送机架至第四级输送机架装有带托辊(9)的整体环形输送带(6);所述第三级输送机架前端上方通过输送台旋转轴机构(16)铰装薯筐输送台(15)的前端,所述薯筐输送台的后部与支撑在第四级输送机架后端的滑轮(14)构成移动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调节装置包括中部与前提升油缸伸出端铰接的撑架构件,所述撑架构件与限深轮下撑杆的后端铰接,所述限深轮下撑杆的前部与限深轮上撑杆的前端铰接、且最前端通过可锁定销轴与限深轮架的上端连接,所述限深轮架的下端装有伸至挖掘铲前的限深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架构件包括固定斜撑和固定立撑,所述固定斜撑的前端与固定立撑的中部固连,所述固定立撑中部的前凸部位与限深轮下撑杆的后端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撑的顶端铰支套筒,所述套筒中装有轴向限位且周向活动配合的内螺纹套,所述上撑杆的螺纹段穿过所述内螺纹套构成螺旋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套与调节柄固连。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筐输送台含有下部后延的Z字形支架,所述Z字形支架的前上端与第三级输送机架的前端上方通过铰接、且下部后延段装有环绕的传输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字形支架的下部后延段后下部装有滑轨,所述滑轨支撑在第四级输送机架后端的滑轮上。2CN115024075A说明书1/4页一种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收获机械,尤其是一种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甘薯常年种植面积约5000万亩,占全球约30%,总产量约8000万吨,占全球约56%;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维持在8000万亩、900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甘薯生产国。马铃薯主要用作鲜食菜用、淀粉加工、饲料原料、休闲品消费等;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原料,近年来鲜食型甘薯消费比例逐年提高,现已超过全国种植面积的30%。[0003]现有薯类作物联合收获机的典型结构为申请号201510447559.3的中国专利文献所公开,其主机架的前侧下部安装挖掘输送装置,挖掘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与安置在主机架前侧的升运器下部衔接,升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