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5970067A(43)申请公布日2023.04.18(21)申请号202310085516.X(22)申请日2023.01.17(71)申请人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地址51003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陵园西路56号(72)发明人黄雪清林妙珠(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专利代理师祝萍萍(51)Int.Cl.A61L31/04(2006.01)A61L31/00(2006.01)A61L31/14(2006.01)A61L31/1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15页(54)发明名称一种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包括:提取蛋壳膜;利用EDC.HCl及NHS的MES缓冲液配制聚乙烯亚胺溶液a或聚乙烯亚胺溶液,聚乙烯亚胺溶液的分子量为2KDa~25KDa,制备过程中还加入单宁酸,获得混合溶液;将蛋壳膜置于聚乙烯亚胺溶液a或混合溶液中混合,漂洗,烘干,制得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具有抗污、防感染以及诱导自矿化促进骨再生等优点,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易于制备、成本低廉、突破了原有的技术瓶颈和应用缺陷;本发明将环境保护、农林废弃物再利用与高精生物材料制备有机结合,为废弃蛋壳膜提供绿色环保的处理方案。CN115970067ACN11597006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蛋壳膜;2)利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及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的MES缓冲液配制摩尔浓度为2.5mmol/L~7.5mmol/L的聚乙烯亚胺溶液a,所述聚乙烯亚胺溶液a的分子量为2KDa~25KDa;或者,利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及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的MES缓冲液配制质量浓度为20~40mg/ml的聚乙烯亚胺溶液b,所述聚乙烯亚胺溶液b的分子量为2KDa~25KDa,再加入单宁酸,获得混合溶液;3)将蛋壳膜置于聚乙烯亚胺溶液a或步骤2)获得的混合溶液中混合,漂洗,烘干,制得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溶液a或聚乙烯亚胺溶液b的分子量为2KDa或25KD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溶液a的摩尔浓度为5mmol/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的质量浓度为20mg/ml。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壳膜来源于禽蛋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孔径为5~100n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质量百分比为2.5~5%;所述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的质量百分比为3.75~7.5%。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在制备防污抗菌材料中的应用。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在制备用于引导骨组织再生材料中的应用。2CN115970067A说明书1/8页一种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目前利用组织再生技术恢复牙周炎或种植体周围炎所致的软硬组织缺损,是口腔科常见的治疗策略,也是口腔医学中最常见、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引导组织再生(Guidedtissueregeneration,GTR)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Hurley提出,80年代被引入牙周组织再生,随后广泛应用于种植体周围生成新骨而被定义为引导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GBR/GTR的原理为:使用一种特殊的屏障膜来阻隔迁移速率较快的结缔上皮组织细胞进入缺损区,从而为骨、牙骨质和牙周韧带再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0003]目前常用的屏障膜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不可吸收膜和可吸收膜。其中,不可吸收膜包括:聚四氟乙烯衍生物、钛膜等;可吸收膜包括:天然胶原膜、聚酯合成膜等。不可吸收膜因其机械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等性能,而被公认为科研及临床研究的金标准。但是,不可吸收膜也存在着机械强度过大易导致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