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1151589A(43)申请公布日2020.05.15(21)申请号202010085303.3(22)申请日2020.02.10(71)申请人山东松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55100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张博路东、双沟镇政府西300米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72)发明人朱光明仇雯雯刘惠萍周玉明闵范磊王俊锋刘永利(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代理人张晓艳(51)Int.Cl.B21C25/0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54)发明名称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型材外侧面受到较大应力容易导致截面变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由于第一半圆腔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直腔壁的第一端和第一曲面腔壁的第一端相连,因此能够调节金属流动,使金属更稳定的流入入料口,并使金属产生不均匀流动,从而直接挤压出弯曲件,因此型材不受横向力矩,从而使型材外侧面减小或者杜绝截面变形。CN111151589ACN111151589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其中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腔,其中,所述导流腔包括第一腔,所述第一腔包括第一直腔壁、第一曲面腔壁以及第一半圆腔壁,其中,所述第一半圆腔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腔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曲面腔壁的第一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连通的第二腔,所述第二腔包括第二曲面腔壁、第三曲面腔壁和第二半圆腔壁,所述第二半圆腔壁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曲面腔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曲面腔壁的第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二曲面腔壁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曲面腔壁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曲面腔壁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直腔壁的第二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关于所述第一直腔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曲面腔壁的第二端的连线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连通的第三腔,所述第三腔包括第二直腔壁、第四曲面腔壁以及第三半圆腔壁,其中,所述第三半圆腔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直腔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曲面腔壁的第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二直腔壁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直腔壁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曲面腔壁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曲面腔壁的第二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三腔关于所述第一直腔壁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曲面腔壁的第二端的连线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三腔的数量均为2个;其中,2个所述第二腔关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心线对称;2个所述第三腔关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心线对称;与所述第二腔相连的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腔关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心线对称;与所述第三腔相连的另外两个所述第一腔关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中心线对称。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的上边缘以及下边缘均设置有圆角,所述上边缘的圆角半径大于所述下边缘的圆角半径。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中设置有工作带,所述工作带的形状及尺寸与型材的形状及尺寸一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带上靠近所述第一半圆腔壁的入口边缘处以及靠近所述第二半圆腔壁的入口边缘处设置有不对称倒角,所述工作带的其余入口边缘处设置有对称倒角。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另一侧一次设置有一级空刀和二级空刀,所述一级空刀径向截面轮廓线所包覆的面积大于所述工作带的径向截面轮廓所包覆的面积,所述二级空刀径向截面轮廓线所包覆的面积大于所述一级空刀的径向截面轮廓所包覆的面积。2CN111151589A说明书1/5页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型材多孔自弯曲挤压模具。背景技术[0002]弯曲管型材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等制造领域。传统弯曲型材的成形工艺,通常是先挤压后弯曲,此类加工方式模具简单,工艺较成熟,但弯曲加工易导致型材成形缺陷,如拉弯工艺存在底部起皱、贴模差、成形精度低等缺陷,绕弯工艺的弯曲曲率不均匀,成形精度较低,滚弯工艺的回弹半径大,需多次成形和反复校正,且易出现内层起皱、内陷等问题。[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挤压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