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3归纳内容要点教案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立足文本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2通过相同题型的不同变式,辨别不同设题角度的不同答题方向。3培养学生准确表述、条理清晰、规范答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立足文本筛选并归纳信息。2准确、规范答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相同考点的不同设题角度的不同答题方式。教学方法:归纳法、比较法教学辅助手段:Smart课件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步骤:导入2014年江苏省高考文言文阅读部分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归纳内容要点”由选择题改为文字表述题。这一改变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也对我们对文意的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点透析回顾2014年真题和平时练习中的同类题目,归纳设题的基本方向与形式。真题回放:(2014·江苏卷)《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核按钮》学生版)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旧知回顾: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卷《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宗元)作者为什么要对崔黯阐述“为文之道”?请依据文章第二段文字,用自己话概括作答。参考答案:⑴世人只重视文辞、书法,背离了探求“道”的本质;⑵崔黯所理解的“道”只停留在文辞、书法上;⑶回报崔黯向自己求教的诚意。(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旧知回顾:(周练三)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詹鼎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分)自幼好学、才能出众、秉公执法、宽仁廉洁(答出三点即可)问:此类考点设题方向在哪里?一般从哪些角度出题的?考点透视:“归纳内容要点”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推理的一个思维过程,要求考生正确把握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主要包括:归纳材料涉及的事件,分析主人公的行为、品质,分析并概括文段所述道理,推理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事物发展的结果等。命题范围:叙事性文本:(1)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2)人物某一性格特点的具体事例(3)事件的多方原因或基本过程议论性文本:(1)概括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2)梳理论述的基本层次(3)归纳证明或反驳的理由三、立足文本,探究方法(2013届高三徐州调研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柳宗元)(1)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2)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3)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而无以夺焉。终秉直以免于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4)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1结合文本概括柳镇的性格特点。不畏权贵,正直无私,遵礼守法(守正为心)。(关心民生,处变不惊)2最能表现柳镇“守正为心”的事例有哪些?(1)评判事情确切正直:议事确直,世不能容(2)保护无辜受刑的人: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3)替被诬陷的人平反: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