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as****16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相关资料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本课导入采用“概念解释”方法引出“儒家”和儒家思想,用“三孔”图文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接着,用预学案提出问题,调动同学们思考、作答的兴趣。2.对于本课难点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运用史料逐条分析,并用示意图加以剖析;对本课的重点内容春秋战国时的儒、道、法、墨四家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结合课本和图文资料,逐一展示;同时运用比较、拓展、探究等方式进一步掌握其观点。通过一则故事提出问题,让学生站在不同学派角度分析其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本课的重要内容。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的含义: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主要流派思想解放: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1、孔子的思想主张(2)政治思想: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再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他提倡A、己所不欲,勿施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一、百花齐放春满园——“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说文解字】何谓“百家争鸣”?2.“百家争鸣”的原因:春秋战国经济、政治?(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结构图)3、主要派别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稷下学宫图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线索: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1.(2009年山东卷43题)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2008年四川文综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
第1课“百家争鸣”和思想儒家的形成“百家争鸣”的含义:一、“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二、百家争鸣的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B、孔子的思想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