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6642675A(43)申请公布日2017.05.10(21)申请号201710106454.0(22)申请日2017.02.27(71)申请人中南大学地址410083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中南大学主校区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72)发明人艾元方周睿胡鑫郭旭(51)Int.Cl.F24H3/00(2006.01)F24H9/18(2006.01)A24B3/10(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2页(54)发明名称密集烤烟用反烧隧道炉(57)摘要密集烤烟用反烧隧道炉,主要包括炉墙,倒L型门和备用门,倒L型门包括竖直板和水平板,炉内腔包括顶部拱顶区和底部长方体区,长方体区包括煤床区,煤床区左端面距离左端墙内壁面150mm,右端面距离右端墙内壁面75mm以上,煤床区右端面中心叠置1~3块炽红型煤,倒L型门水平板伸进炉内腔150mm,倒L型门、前后两侧墙、地面和煤床区左端面围成静压区,煤床区左右相邻两方型煤各气流通道对应相连通,静压区助燃空气全部均匀流进煤床区各气流通道,燃烧面沿和助燃空气流动相反方向缓慢水平移动。烟草行业密集烤烟可使用发明。发明使烟气CO排放降低75%,节煤25%,能紧贴烘烤工艺曲线生成热风,助燃风机出风量恒定。CN106642675ACN106642675A权利要求书1/1页1.密集烤烟用反烧隧道炉,主要包括炉墙和备用门,炉墙包括弧面状顶墙,平面状左右两端墙和平面状前后两侧墙,右端墙底部开设备用炉门口,备用炉门口外侧用备用门密封,备用门开设观火孔,左端墙底部开设左炉门口,靠近右端墙顶墙设置排烟口,炉墙和地面围成隧道状炉内腔,炉内腔包括上部拱顶区和下部长方体区,拱顶区底面和长方体区顶面重合,长方体区长边水平且和前后两侧墙平行,长方体区宽度和炉内腔宽度相等,长方体区包括煤床区,煤床区呈长方体状,煤床区宽高度和长方体区宽高度分别相等,煤床区高度600mm,煤床区叠满蜂窝状方型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L型门,倒L型门包括竖直板和水平板,竖直板顶边和水平板左宽边相等,竖直板顶边和水平板左宽边焊接连接,两板连接使得竖直板与水平板整体呈现L形,煤床区左端面距离左端墙内壁面150mm,倒L型门竖直板从外侧密封左炉门口,倒L型门竖直板和煤床区左端面平行,竖直板中心开设进风孔供助燃空气流过,倒L型门水平板和地面平行,水平板伸进炉内腔150mm至水平板右宽边和煤床区左端面顶宽边完全重合,煤床区、左炉门口和倒L型门竖直板三者宽高度分别相等,倒L型门、前后两侧墙、地面和煤床区左端面围成静压区,静压区在炉内腔里,煤床区右端面距离右端墙内壁面75mm以上,煤床区叠满方型煤,方型煤呈蜂窝状,方型煤各气流通道中心轴线和地面及前后两侧墙平行,左右相邻两方型煤各气流通道对应相连通,方型煤与左右上下前后相邻方型煤及前后两侧墙之间均无间隙,处于煤床区顶层位置的众多方型煤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煤床区右端面中心叠置1~3块炽红型煤,炽红型煤为正在燃烧且和煤床区方型煤相同的方型煤。2CN106642675A说明书1/7页密集烤烟用反烧隧道炉技术领域[0001]发明涉及一种燃用蜂窝状方型煤,具有明火反烧、高温隔离和助燃风机启停精准调控燃烧供热等技术特征的密集烤烟用反烧隧道炉,适用于农业农村领域密集烤烟热风室燃烧供热装置使用。背景技术[0002]密集烤烟房因容量大、强制通风、热风可循环利用、平面温湿度较均匀、无落杆掉烟引起火灾隐患,被广大烟农所认可。以2012年为例,全国建有密集烤烟房约120万座。据统计,越来越多密集烤烟采用基于暗火正烧原理的传统隧道炉燃烧供热。传统隧道炉能一次性装入800~1000个圆柱型煤,满足5~6天烘烤供热需要,不影响烟农夜间休息,特别适应于当前各烟区雇工难且劳动力成本高等形势需要。[0003]附图4是传统隧道炉竖直剖视图。如附图4所示,传统隧道炉包括炉墙1,备用门3和平面状板门7。炉墙1包括弧面状顶墙,平面状左右两端墙和平面状前后两侧墙,靠近右端墙的顶墙设置排烟口11。右端墙底部开设600mm×560mm长方形备用炉门口,备用炉门口用备用门3密封连接,备用门3中心设置观火孔31。左端墙开设600mm×560mm长方形左炉门口,左炉门口用板门7密封连接,板门7中心位置开设中心孔71供助燃空气流过。左右两端墙外壁面距离2000mm,前后两侧墙内壁面距离720mm。炉墙1和地面围成隧道状炉内腔。附图5为附图4沿C-C方向垂直剖视图。如附图5所示,炉内腔包括顶部拱顶区和底部长方体区,拱顶区底面和长方体区顶面重合,长方体区包括靠近左端墙的长方体状引燃区和靠近右端墙的长方体状煤床区,煤床区叠满圆柱型煤8,圆柱型煤8呈蜂窝状,单个圆柱型煤8高75mm~8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