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385178A(43)申请公布日2017.11.24(21)申请号201710586017.3(22)申请日2017.07.18(71)申请人浙江华赢特钢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4000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工业园区创业路(72)发明人吕伟龙沈志惠吕遥超杨新淼(74)专利代理机构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代理人李伊飏(51)Int.Cl.C21D8/12(2006.01)C21D1/7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54)发明名称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次冷轧后的硅钢片放入退火炉内,炉内温度达到400-450℃,向退火炉内注入氮气,使硅钢片处于氮气气氛中,保持45-65min;后续再进行多次升温和恒温保持;对第一次退火处理的硅钢片进行二次冷轧,冷轧的硅钢片需要进行二次退火处理;其不但可以消除硅钢片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并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CN107385178ACN107385178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次冷轧后的硅钢片放入退火炉内,退火炉开始加热,实时检测炉内温度;S2:当检测到炉内温度达到400-450℃,向退火炉内注入氮气,使硅钢片处于氮气气氛中;S3:炉内400-450℃恒温,保持45-65min;S4::将炉内温度升高至500-520℃,继续恒温35-45min;S5:将炉内温度升高至600-610℃,再次恒温35-45min;S6:将温度升高至630-700℃,恒温时间不低于2小时;S7:结束后,硅钢片退火过程进入随炉自然冷却状态,炉内温度降到350-380℃以下时方可出炉;S8:对第一次退火处理的硅钢片进行二次冷轧,二次冷轧的硅钢片需要进行二次退火处理;S9:将二次冷轧后的硅钢片放入退火炉内,并将退火炉内充满氢氮气氛,随炉加热至610-630℃,使硅钢片处于氢氮气氛中保温35-40分钟;S10:硅钢片退火过程进入随炉自然冷却状态,炉内温度降到350-380℃以下时方可出炉;S11:出炉后的硅钢片空冷至室温,则退火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氮气气氛中氮气浓度为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的气体全为氢气和氮气,氢气占氮气的气体体积比例为2-8%。2CN107385178A说明书1/3页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硅钢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背景技术[0002]硅钢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内应力,使局部金相结构改变,降低磁导率,增加磁滞损耗,退火处理可消除内应力,恢复材料本身的电磁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其不但可以消除硅钢片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并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无取向冷轧硅钢片的退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第一次冷轧后的硅钢片放入退火炉内,退火炉开始加热,实时检测炉内温度;S2:当检测到炉内温度达到400-450℃,向退火炉内注入氮气,使硅钢片处于氮气气氛中;S3:炉内400-450℃恒温,保持45-65min;S4::将炉内温度升高至500-520℃,继续恒温35-45min;S5:将炉内温度升高至600-610℃,再次恒温35-45min;S6:将温度升高至630-700℃,恒温时间不低于2小时;S7:结束后,硅钢片退火过程进入随炉自然冷却状态,炉内温度降到350-380℃以下时方可出炉;S8:对第一次退火处理的硅钢片进行二次冷轧,二次冷轧的硅钢片需要进行二次退火处理;S9:将二次冷轧后的硅钢片放入退火炉内,并将退火炉内充满氢氮气氛,随炉加热至610-630℃,使硅钢片处于氢氮气氛中保温35-40分钟。[0005]S10:硅钢片退火过程进入随炉自然冷却状态,炉内温度降到350-380℃以下时方可出炉;S11:出炉后的硅钢片空冷至室温,则退火结束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氮气气氛中氮气浓度为80%。[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S9中的气体全为氢气和氮气,氢气占氮气的气体体积比例为2-8%。[0007]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