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7760950A(43)申请公布日2018.03.06(21)申请号201711030526.4(22)申请日2017.10.27(71)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地址610031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11号(72)发明人张英波李康宁姚丹丹曾崎(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代理人吴桐(51)Int.Cl.C22C23/04(2006.01)C22F1/06(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A、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配比,制备铸态Mg-Zn-Y合金;所述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0.5-3%Zn、0.08-0.6%Y,其余为Mg,且所述Zn、Y原子百分含量比值为5-7:1;B、将铸态Mg-Zn-Y合金在380-420℃退火8-20h,随炉冷却;C、将经过退火的铸态Mg-Zn-Y合金在3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热挤压处理;D、将步骤C得到的热挤压加工后的Mg-Zn-Y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50-600℃,保温5-20min,然后进行淬火处理,即得。该制备方法可获得了层片间距小于50nm的(α-Mg+I-phase)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CN107760950ACN107760950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A、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配比,制备铸态Mg-Zn-Y合金;所述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0.5-3%Zn、0.08-0.6%Y,其余为Mg,且所述Zn、Y原子百分含量比值为5-7:1;B、将步骤A制备的铸态Mg-Zn-Y合金在380-420℃退火8-20h,随炉冷却;C、将步骤B步得到的经过退火的Mg-Zn-Y合金在300-400℃下保温2-4h后,进行热挤压,挤压温度为300-400℃,挤压比为9-60:1;D、将步骤C得到的热挤压加工后的Mg-Zn-Y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50-600℃,保温5-20min,然后进行淬火处理,即可得到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制备铸态Mg-Zn-Y合金所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分别为:0.5-2.5%Zn、0.08-0.5%Y,其余为Mg,且所述Zn、Y原子百分含量比值为5-7: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制备铸态Mg-Zn-Y合金的具体操作是:按照设定的各组成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配比,将纯Mg置于坩埚中加热,加热至340-360℃时通入CO2+SF6混合保护气体,待纯Mg全部融化后,分别将纯Zn及Mg-Y中间合金置于纯Mg熔体中,继续加热至720-760℃,搅拌2-5min,随后精炼并静置5-10min,待温度降至710-740℃时,进行浇注,即得铸态Mg-Zn-Y合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对步骤B步得到的经过退火的Mg-Zn-Y合金进行热挤压的挤压比为15-3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将步骤C得到的热挤压加工后的Mg-Zn-Y合金置于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60-600℃,保温7-13min,然后进行淬火处理,即可得到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6.根据权利要求1、2、4、5任一所述的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进行淬火处理的淬火介质为30-70℃的水。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进行淬火处理的淬火介质为30-70℃的水。2CN107760950A说明书1/5页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共准晶增强Mg-Zn-Y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制造领域。背景技术[0002]镁合金作为最轻量化的金属结构材料,同时兼具有比强度高、降噪减振好、电磁屏蔽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在交通车辆、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国防科技等领域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随着对交通运输装备的轻量化、节能、环保和生态环境等要求的日益提高,镁合金在交通运输装备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镁合金自身具有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