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293257A(43)申请公布日2021.08.24(21)申请号202110593157.X(22)申请日2021.05.28(71)申请人安徽工业大学地址243002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72)发明人徐俊超包向军陈光张璐戴飞祥邵倩妮王芳周春林(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34134代理人侯晔(51)Int.Cl.C21C5/40(2006.01)C21C5/3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一种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及其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及其工艺,属于转炉烟气净化领域。该系统通过排烟管道依次连接的一级洗涤塔、二级洗涤塔、环缝文氏管、旋流脱水器、引风机、切换阀、除雾塔和烟囱,以及通过一个分支管道连通切换阀的煤气柜;在位于一级洗涤塔和二级洗涤塔之间的塔间烟道上设置有蒸汽注入口;除雾塔内设置有由若干相变小球填充而成的相变填充床脱水层,并配合设置有喷淋装置。在一个炼钢周期内的烟气放散阶段,利用蒸汽注入口向塔间烟道内持续通入过饱和蒸汽,并让该过饱和蒸汽在塔间烟道内与烟气充分混合;进入煤气回收阶段时,利用喷淋装置对相变填充床脱水层进行喷淋降温。本发明能够实现烟气超低排放,解决烟气放散时的白雾问题。CN113293257ACN11329325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包括通过排烟管道依次连接的一级洗涤塔(2)、二级洗涤塔(3)、环缝文氏管(4)、旋流脱水器(5)、引风机(6)、切换阀(7)、除雾塔(8)和烟囱(9),以及通过一个分支管道连通切换阀(7)的煤气柜(10);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一级洗涤塔(2)和二级洗涤塔(3)之间的塔间烟道(11)上设置有蒸汽注入口(12);在一个炼钢周期内的烟气放散阶段,利用所述蒸汽注入口(12)向所述塔间烟道(11)内持续通入过饱和蒸汽,并让该过饱和蒸汽在所述塔间烟道(11)内与烟气充分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注入口(12)具有多个,且环绕所述塔间烟道(11)呈中心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注入口(12)的蒸汽入射角β为30°~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注入口(12)具有三个,且其蒸汽入射方向在所述塔间烟道(11)轴线方向视角上呈正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饱和蒸汽压力为0.3~0.8Mpa。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塔(8)包括:除雾塔壳体(81),其具有烟气进口(811)、烟气出口(812)和排液口(813);以及相变填充床脱水层(82),其设置在除雾塔壳体(81)内从烟气进口(811)至烟气出口(812)之间的烟气流路上,且其内填充有若干相变小球(821);所述相变小球(821)包括球形壳体和填充在球形壳体内的复合相变材料;以及喷淋装置(83),其设置在相变填充床脱水层(82)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60~65℃。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小球(821)的直径为3~5cm,填充层数为4~6层,孔隙率为40%~45%。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塔壳体(81)内还设置有除雾器(84),所述除雾器(84)位于所述相变填充床脱水层(82)与所述烟气出口(812)之间。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6至9任一中所述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的烟气除尘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炼钢周期内:ⅰ、烟气放散阶段,通过所述蒸汽注入口(12)向所述塔间烟道(11)内持续通入压力为0.3~0.8Mpa的过饱和蒸汽;ⅱ、进入煤气回收阶段时,利用所述切换阀(7)将烟气流向切换至所述煤气柜(10),并停止通入所述过饱和蒸汽,同时开启所述喷淋装置(83),对所述相变填充床脱水层(2)进行喷淋降温8~10min。2CN113293257A说明书1/5页一种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及其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转炉烟气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转炉烟气超净除尘系统及其工艺。背景技术[0002]钢铁行业中,转炉一次炉气中粉尘粒径均为5‑20微米,在烟气收集时无法保证炉气完全不燃烧,均存在炉口处炉气少部分燃烧,空气过剩系数0.1,炉气燃烧后粉尘粒径将小于1微米以下。目前湿法除尘技术仅对5微米以上的粉尘存在99.999%的捕集效率,而为了实现烟气超低排放,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标准,必须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