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061131A(43)申请公布日2021.07.02(21)申请号202110317374.6A01N43/80(2006.01)(22)申请日2021.03.23A01P3/00(2006.01)(71)申请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地址250000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岛路6699号(72)发明人袁春浩林华伟邹楠葛燕青(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6代理人孙福岭(51)Int.Cl.C07D419/04(2006.01)C07D419/14(2006.01)C07D417/04(2006.01)A01N43/88(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6页附图12页(54)发明名称一种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合物合成领域。本发明以环状氮杂双烯与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作为反应原料一步合成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以有机碱作为催化剂,氮气保护条件下,室温搅拌,环状氮杂双烯与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即可进行环加成反应得到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经过初步验证,本发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特性。该反应为原子经济性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快,操作简便,副反应少、产物便于提纯、收率高,可放大量制备,本发明为合成一类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的新方法。CN113061131ACN113061131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123其中,R选自芳基或杂芳基;X选自SO2或OSO2;R选自氢、卤素、烷基或烷氧基;R选自芳基或杂芳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由式(Ⅱ)和式(Ⅲ)所示的原料合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2为氢、氟、氯、溴、甲基或甲氧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环状氮杂双烯与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溶于有机溶剂,加入有机碱催化剂,进行环加成反应,得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状氮杂双烯的结构如式(Ⅱ)所示;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的结构如式(Ⅲ)所示;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碱催化剂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烯二胺、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碱催化剂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醚、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二氯乙烷、苯、甲苯、氯仿、乙酸乙酯、DMSO和三氟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状氮杂2CN113061131A权利要求书2/2页双烯与3‑乙酰基香豆素衍生物的投料摩尔比为1:1‑3;所述有机碱催化剂的摩尔量为环状氮杂双烯摩尔量的1%‑20%。10.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加成反应时间为12‑48小时;反应温度为25℃‑60℃。3CN113061131A说明书1/16页一种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戊烷并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香豆素类以及环戊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当中,并表现出一系列生物与医药活性(Med.Res.Rev.2003,23,322;Nat.Prod.Rep.2015,32,1472;Drugs,2002,62,107),而将两类骨架联合形成的环戊烷并香豆素类衍生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活性,例如广为人知的黄曲霉素就为此类化合物的衍生物(Pharmac.Ther.1995,65,163.),此外Herbertenolide属于剪叶苔烷型倍半萜。该家族倍半萜对植物病原性真菌的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活性,并有望开发为抗真菌农药(J.Chem.Soc.PerkinTrans.1,1986,701)。尽管环烷烃并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已有诸多报道(Tetrahedron,2001,57,9299;Org.Lett.2007,9,3069;Angew.Chem.Int.Ed.2018,57,17100;Chem.Commun.,2018,54,12702;A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