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429357A(43)申请公布日2021.09.24(21)申请号202110665314.3(22)申请日2021.06.16(71)申请人江苏七洲绿色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215519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盛虞大道8号申请人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王恩来安静刘玉超陈极(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周敏(51)Int.Cl.C07D249/12(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一种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57)摘要一种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通过2‑(1‑氯‑环丙基‑1‑基)‑1‑(2‑氯‑苯基)‑2‑羟基‑3‑(1,2,4‑三唑烷‑5‑硫酮‑1‑基)‑丙烷在氧气的存在下反应制得丙硫菌唑,其中,反应在塔式反应器中进行,氧气以空气的形式进行投料,反应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本发明通过将2‑(1‑氯‑环丙基‑1‑基)‑1‑(2‑氯‑苯基)‑2‑羟基‑3‑(1,2,4‑三唑烷‑5‑硫酮‑1‑基)‑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在塔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无需添加还原剂即可直接获得高收率的丙硫菌唑,反应过程原子利用率高、无三废,并且反应后的催化剂能够反复套用。CN113429357ACN11342935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通过2‑(1‑氯‑环丙基‑1‑基)‑1‑(2‑氯‑苯基)‑2‑羟基‑3‑(1,2,4‑三唑烷‑5‑硫酮‑1‑基)‑丙烷在氧气的存在下反应制得所述丙硫菌唑,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塔式反应器中进行,所述氧气以空气的形式进行投料,所述反应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其中,反应方程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选自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季鏻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及重均分子量为200~6000的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包括四甲基溴化铵、四丁基溴化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季鏻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包括三苯基乙基溴化鏻、四苯基氯化鏻、苄基三苯基溴化鏻、苄基三苯基氯化鏻、四苯基溴化鏻、四(二乙胺基)溴化鏻、三苯基丁基溴化鏻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2‑(1‑氯‑环丙基‑1‑基)‑1‑(2‑氯‑苯基)‑2‑羟基‑3‑(1,2,4‑三唑烷‑5‑硫酮‑1‑基)‑丙烷和所述相转移催化剂分散在稀释剂中进行投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1‑氯‑环丙基‑1‑基)‑1‑(2‑氯‑苯基)‑2‑羟基‑3‑(1,2,4‑三唑烷‑5‑硫酮‑1‑基)‑丙烷、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以及所述稀释剂的分散液自所述塔式反应器的塔顶自上而下与所述氧气反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包括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叔丁醇、乙腈、丙酮、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还包括所述反应结束后进行重结晶的步骤,所述重结晶后的母液经浓缩后可反复套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结晶使用的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氯苯、正庚烷、正己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异丙醇、正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反应器包括填料塔反应器,所述填料塔反应器中的填料包括金属填料、陶瓷填料、玻璃填料、分子筛、活性炭、硅藻土、层析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2CN113429357A说明书1/4页一种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硫菌唑的合成方法。背景技术[0002]丙硫菌唑是拜耳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谷类、麦类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丙硫菌唑毒性低,无致畸,致突变型,对胚胎无毒性,对人和环境安全。[0003]现有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大都以乙酰丁内酯为起始原料,合成中间体2‑(1‑氯‑环丙基‑1‑基)‑1‑(2‑氯‑苯基)‑2‑羟基‑3‑1,2,4‑三唑烷‑5‑硫酮‑1‑基)‑丙烷,然后再与氧化剂氧化得到目标产物。而最常用的氧化剂为三氯化铁,因为三氯化铁氧化性能比较温和,产生的杂质较少,能够得到较高的反应收率。[0004]专利CN108689952A、CN109232452A使用三氯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