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理念体系模式职能 论文摘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工作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应该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该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理念、体制、体系、模式、职能等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办学规模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各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引起空前的关注、重视和参与。特别是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教育管理都需要在理念、模式、职能、体制等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1明确一个体制:共同负责制《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至于系(院)一级实行何种领导体制,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强调系(院)党组织和行政要按划分的职责范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做好工作。“共同做好工作”应为实行共同负责制的基本依据。[1]。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工作一般都是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两级管理、以系(院)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共同负责制。从领导体制来说,在学校层面和系(院)层面,实行党政共管,书记、院长是学生教育管理的责任人。从制度层面来说,实行党政联系会议,是共同负责制的体现。从管理队伍来说,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支”管理队伍。学校有学工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职业德育导师和实习点(片)的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有实习点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业务科室(班组)的带教教师;学生队伍有学生干部和党团员。2突出两个主体:教师、学生即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突出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把视野转向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把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看成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目标。强调教育活动中最本质、最关链、也是最重要的主体性协同,这就使得教育主客关系的问题进入到更现实、更深刻的研究层面上。教育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互动,教育活动的成效如何,取决于两者主体性互动中的有效性和最优化。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教学计划的实施,德育工作的开展等都应当依赖教师的工作。教师应当采用一切的方法,把社会的责任、培养的目标、办学思想、新的教育理论等内化为理念,外化为行动,积极主动的做学校的主人,做教育的主人,做管理的主人。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在教育中,要把个性还给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人,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人格形成,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多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思,自己去悟。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将以“授业”为主的“课堂”,变成以“求知”为主的“学堂”;将“教本位”变成“学本位”;将由被动接受的“客体”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体”,变学科体系的理论讲述,为能力本位的技能传授,多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练,自己去做。在管理中,把自由还给学生。要树立“服务”的观念,管理就是服务,为学生需要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健全全员育人的运行机制,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3构建“三大”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以学工部(处)为主导,以系(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的纵向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以辅导员(班主任)为核心,与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德育导师四位一体,以学生干部为主力的横向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以学校为中心,以实习就业基地为依托,行业、社会相关部门相配合的延伸教育管理体系。4实行“四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为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思想,创新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我院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由辅导员(班主任)牵头,有专业导师(专业研究室主任)、职业导师(专业课老师)和德育导师(公共课部教师)共同参加的班级管理团队,直接参与班级的教育教学、工学结合和就业等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让导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