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教学设计.docx
是浩****3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相关资料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教学设计.docx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案主备人:王玉红课题孟子二章教学案序号授课时间200年月日课型新授教与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弄懂词义、句义。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3、背诵全文。“先学后教”设计(学生自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思路、方法手段)1、自学内容:朗读课文,解释词语,弄懂句意。2、教学思路:学生自读自己释词,弄懂句意教师点拨反复朗读全文背诵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环节及内容自主:自读课文,根据注释,弄懂句意。综合:以前学过的文言虚词。拓展:想想以前学过的骈句,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docx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聂小平一、教学目标: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二、重点:目标1、2三、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四、课时:一节课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doc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1作品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1不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7而8不胜。夫9环而10攻之,必有得天时11者矣,然而不胜者,是12天时不如地利也13。城非不高也14,池15非不深也,兵革16非不坚利17也,米粟18非不多19也,委20而21去22之23,是24地利不如人和也。故25曰,域26民不以27封疆之界28,固29国30不以山溪31之险32,威33天下不以34兵革35之利。得道者36多助,失道者37寡38助。寡助之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情境性教学设计.docx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情境性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我们常听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两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从历史或现实中另举一两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请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并转发到朋友圈。任务一:分享资料,了解孟子及所处的时代活动:1.简介“孟子”2.简介《孟子》3.简介写作背景预设: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案教学设计.docx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教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教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设计者:蔡庄初中艾玉双[教学目标]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重点]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课型、课时]导读课,一课时[教学方法]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