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101912324A*(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1912324A(43)申请公布日2010.12.15(21)申请号201010272712.0(22)申请日2010.09.06(71)申请人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地址100176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号申请人北京星辰万有科技有限公司(72)发明人赵文汝赵海红霍剑菲张学敏孙爱萍曹效王峥(51)Int.Cl.A61F5/01(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54)发明名称异常步态矫正减重步态重塑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一种异常步态矫正减重步态重塑训练装置,包括钢管支撑架、上肢支撑和控制系统、下肢控制训练系统及减重系统组成;钢管支撑架前部设有扶手,其底端有轴承轱辘;上肢支撑控制系统通过手握、或用弹力绷带缠绕将手固定在前部的扶手上;下肢控制和训练系统包括下肢内收矫正带、足下垂矫正带和臀姿矫正带;减重系统由钢绳通过固定于同侧支撑架上端侧角部和支撑架顶部中央的定滑轮后,下垂与牵引杆的环套相连接,胸带用背包带制成,两侧由卡口连接。该装置训练方法将步行三要素:负重、运步和平衡有机结合起来,纠正了异常步态的步幅不一、下肢负重时间不等,等异常模式。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通过反复训练达到正常步态重塑和步行能力恢复的作用。CN109234ACN10191232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异常步态矫正减重步态重塑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管支撑架、上肢支撑控制系统、下肢控制训练系统及减重系统;钢管支撑架其前部设有扶手,其底端有4个轴承轱辘;上肢支撑控制系统通过手握、或用弹力绷带缠绕将手固定在前部的扶手上;下肢控制训练系统包括下肢内收矫正带、足下垂矫正带和臀姿矫正带,下肢内收矫正带与钢管支撑架的底侧杆相连,足下垂矫正带通过脚套与足前端相连,该足下垂矫正带上端与支撑架前部的扶手相连,臀姿矫正带有臀兜,臀姿矫正带两侧的连接带固定在支架的前柱上;减重系统由钢绳通过固定于同侧支撑架上端侧角部和支撑架顶部中央的定滑轮后下垂与牵引杆的环套相连接,胸带连接有4条背包带,两侧由卡口连接;胸带上部设有两条肩带,每侧各一,其顶端汇合后与牵引杆相连,每侧股带均由与之相连的背包带固定连接,两侧用卡口连接,其上端前后连接的背包带与胸带下缘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肢支撑系统包括胸带和股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带、股带是由两层粗纺布和背包带组成,两层粗纺布间有薄层海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控制训练系统的矫正带均为背包带和与之相连的松紧带及尼龙粘扣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患者站在钢管支撑架内,穿戴好可以调节的胸带与上方的滑轮相连接的减重系统,以可调节的股带固定双下肢,保证其安全并能自由活动,双手抓握或固定于扶手上,两侧的护栏提供额外的平衡保护;双侧的下肢内收矫正带矫正双下肢的内收,足下垂矫正带防止足的下垂;开始训练时需1名治疗师站在患者的偏瘫侧,提供手法帮助及言语训练指导,矫正患者的步态偏差及在摆动初期触地时训练患者先以足跟接触地面,在摆动中期防止膝过伸,促进步幅对称和延长支撑期的时间,要求患者保持其躯干直立及身体重心的转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内收矫正带的调节力度以使患者迈步行走时双下肢达到与肩同宽的程度为宜。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下垂矫正带的调节力度以使患者迈步时双足无下垂和内翻的程度为宜。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戴方法遇到病情严重的患者时,将臀姿矫正带围绕在患者臀部后侧,辅助患者直立。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要求患者保持其躯干直立及身体重心的转移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调节支撑架的移动速度,从而调节自身的步频、步幅和步态。2CN101912324A说明书1/3页异常步态矫正减重步态重塑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训练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异常步态矫正和正常步态重塑的康复训练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早期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病灶周围的脑细胞通过轴突的“芽生”以及促使脑的运动功能代偿和功能重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而达到康复的目的。脑的可塑性即脑在结构或功能上有重新组织的能力,以代偿丧失的运动功能,而这一过程必须通过主动使用的定向诱导才能逐步实现。只侧重于肌肉力量和单一动作练习的传统步态训练,只是一种体疗师靠口头指导进行训练的方法,没有专门训练设备。因此不能有效限制活动中不需要的关节活动,对异常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