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明确问题教学目标:1.能结合案例明确问题的内容比较和判断问题的价值。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3.熟悉设计计划制定的一般要求能就自己的设计项目制定设计计划。教学内容分析:1.第二节“明确问题”由“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计划”三部分内容组成。其内容的组织顺序也是依据设计过程在时序上的内在逻辑而设计的。2.在本章的内容组织中选择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有的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可能有所接触但一般都不是从技术角度理解的在其文字陈述中力求从技术的角度展示内容并为课文中所要实现的目标服务同时也避免过于专业化给那些缺乏技术方面知识与经验积累的学生带来学习困难。3.本章在设计中强调学生理解、发现与明确问题对技术设计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在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项目经历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对技术设计过程中“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的实践性感悟和理论性认识。教学对象分析:“明确问题”在本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对问题本身内容与价值的明确也包括由问题确立而形成的设计项目的任务及限制的明确以及解决问题的计划的形成。前者紧接第一节的课文内容后者突现了技术设计的内在要求。这也是本课程与科学、历史等其他学科的不同的“问题”所特有的内属的延伸。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策略:1.很多学科都涉及“问题”和“问题解决”。本课程所讲的“问题”是指技术世界中的问题是“技术问题”它与“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历史问题”等问题有所不同。教学时要注意突出本教科书所提“问题”范畴的技术特征防止在“问题”的一般性意义上泛泛而谈。2.本章的教学应以技术设计的过程为基本背景以“问题”为重点展开但对“问题”的把握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进行避免抽象地谈“问题”避免脱离具体的问题情境、问题案例谈问题。3.本章教学中要结合每个学生将要进行的设计项目的发现与确认来进行。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一般性知识和技能也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所在实际出发提出多个值得解决同时又可以解决的问题并进而确认为一个设计任务制定出相应的设计计划。也就是说教学中要通过教科书内容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未来的实践活动项目的提出和确认奠定基础作好准备也可以有机结合同步展开。4.教学本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设计项目进行仔细和反复的论证以保证此后相应的设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过程一、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问题是否明确采用各种方法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有时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明确。明确问题需从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等方面考虑。▲马上行动:判断以下两个问题是否明确并说明理由。1.能否设计一个能回收天空中常常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的产品?2.怎样才能将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问题的价值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1)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如“能否制造一个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机械装置带动车辆运行”就是一个不科学的问题)(2)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3)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4)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5)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6)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马上行动:试判断“怎样才能将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地利用起来”这一问题的价值。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除了需要进行一些主观的分析外还可以借助于一些研究手段(如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等)来进行。这样既可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又可以为分析问题解决的条件及实现的可行性、提出设计要求奠定基础。●出示图片:调查问卷表注:有关调查问卷课文中已有两处提及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里可直接让学生进行评析使学生在评析中深化认识。●出示图片:统计结果图表注:资料统计结果的图表有很多种可放开处学生联想归纳、创造。与此同时要注意统计中的分析与判断以便为设计过程的后续五一节奠定思想基础。▲讨论:孙宇等四组同学借助信息收集、调查分析等手段明确学生台灯问题的内容与价值的过程是否合理?谈谈你的认识。二、明确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在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之后还应明确解决这一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确设计所应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