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3479823A(43)申请公布日2021.10.08(21)申请号202111046482.0(22)申请日2021.09.08(71)申请人山东明宇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61400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夏邱镇夏东村(72)发明人衣学航林怡帆孙吉鹏王超宋希龙(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代理人宫兆俭(51)Int.Cl.B66F9/12(2006.01)B66F9/075(2006.01)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6页(54)发明名称托盘车用的起升机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托盘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托盘车用的起升机构,包括有托盘车本体,所述起升机构包括有矩形结构的升降框、若干个货叉和若干个联动架,所述托盘车本体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竖直滑道,所述升降框通过若干个竖直滑块与所有竖直滑道一一滑动配合,联动架包括有主轴、若干个连杆组件和若干个三角板,所述主轴通过若干个连接座固定在货叉底部,所有三角板均设置有供主轴穿过的通孔,本发明当货叉上升时,联动架形成一个正三棱柱形状的骨架,提高货叉支撑力,所有三角板、主轴、副轴和所有连接座配合形成倒三棱柱结构的骨架,保证货叉两个侧边受到压力,不会被压弯曲,保证移动头不会单独承受压力之后被压弯曲。CN113479823ACN113479823A权利要求书1/2页1.一种托盘车用的起升机构,包括有托盘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机构包括有矩形结构的升降框(2)、若干个货叉和若干个设置在所有货叉底部的联动架(3),所述托盘车本体(1)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竖直滑道(1a),所述升降框(2)通过若干个竖直滑块(1b)与所有竖直滑道(1a)一一滑动配合,所有货叉相互平行且水平固定在升降框(2)底端,联动架(3)包括有与货叉长度方向平行的主轴(34)、若干个连杆组件和若干个三角板(394),所述主轴(34)通过若干个连接座(39)固定在货叉底部,主轴(34)轴线水平垂直于所有竖直滑道(1a)的中心线,所有连接座(39)、所有连杆组件和所有三角板(394)均沿着主轴(34)中心线等间隔交错分布,所有连杆组件均与主轴(34)转动连接,所有三角板(394)的所在平面均与主轴(34)的中心线垂直,所有三角板(394)均设置有供主轴(34)穿过的通孔,所有三角板(394)均与货叉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车用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有第一旋转杆(31)和第二旋转杆(32),第一旋转杆(31)和第二旋转杆(32)的中心线均与主轴(34)轴线垂直,第一旋转杆(31)和第二旋转杆(32)的一端均与主轴(34)转动连接,所述联动架(3)还包括有第一转动轴(35)、第二转动轴(36)和若干个弹性带(392),所有弹性带(392)沿着主轴(34)中心线等间隔分布,第一转动轴(35)和第二转动轴(36)轴线均与主轴(34)轴线平行,所有第一旋转杆(31)远离主轴(34)的一端均与第一转动轴(35)固定连接,所有第二旋转杆(32)远离主轴(34)的一端均与第二转动轴(36)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弹性带(392)位于主轴(34)的正上方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转动轴(35)和第二转动轴(3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车用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9)为倒T形结构,所述联动架(3)还包括有与主轴(34)平行的第一固定轴(37)和第二固定轴(38),所有连接座(39)底部靠近第一转动轴(35)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固定轴(37)上,所有连接座(39)底部靠近第二转动轴(36)的一端套接在第二固定轴(38)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车用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一旋转杆(31)和所有第二旋转杆(32)靠近连接座(39)底部的侧边均设置有凹口(33),在垂直主轴(34)轴线的截面上,凹口(33)的中心线、第一固定轴(37)的轴线和第二固定轴(38)的轴线三者与主轴(34)轴线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车用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4)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与自身平行的副轴(391),所有三角板(394)和所有连接座(39)套接在副轴(39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车用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2)位于货叉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避让联动架(3)的矩形避让口(24),所述主轴(34)的一端穿过矩形避让口(24)并延伸至两个竖直滑道(1a)之间,主轴(34)位于对应的两个竖直滑道(1a)的中心线上,对应的两个竖直滑道(1a)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旋转杆(31)和第二旋转杆(32)的长度之和,最靠近竖直滑道(1a)的第一旋转杆(31)和第二旋转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