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12778507A(43)申请公布日2021.05.11(21)申请号202011616137.1(22)申请日2020.12.30(71)申请人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255400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山镇冯官路58号(72)发明人李健戈欢李剑锋孙兆任王浩(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代理人耿霞(51)Int.Cl.C08G63/664(2006.01)C08G65/28(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54)发明名称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羟基化合物与磷腈催化剂混合,然后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制备超支化聚醚多元醇;(2)将超支化聚醚多元醇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在磷腈催化剂作用下继续引发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超支化聚己内酯。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活性可控,制备的超支化聚己内酯具有不含金属残留、加工性能优异、支化度可控和耐水解的优点,进一步拓宽聚己内酯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CN112778507ACN112778507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羟基化合物与磷腈催化剂混合,然后与环氧化合物反应,制备超支化聚醚多元醇;(2)将超支化聚醚多元醇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在磷腈催化剂作用下继续引发己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超支化聚己内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含羟基化合物为甘露醇、双三羟甲基丙烷、双季戊四醇或三羟甲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环氧化合物为3‑乙基‑3‑羟甲基环氧丁烷、3‑甲基‑3‑羟甲基环氧丁烷、3,3‑二羟甲基环氧丁烷或3‑{2‑[2‑(2‑甲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磷腈催化剂为磷腈盐、环状磷腈化合物或有机磷腈碱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磷腈催化剂与含羟基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0‑100;所述的含羟基化合物与环氧化合物质量比1:10‑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80‑130℃,反应时间为10‑48h。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超支化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2500‑5000g/mol。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磷腈催化剂与超支化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1:10‑300;所述的大分子引发剂与己内酯质量比为1:3‑2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70‑140℃,反应时间为5‑48h。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超支化聚己内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50000g/mol,支化度为0.3‑0.7。2CN112778507A说明书1/4页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水解超支化聚己内酯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聚己内酯作为一种脂肪族材料,经过动、植物体内酶的降解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在生物体内富集,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相对于线性聚己内酯,超支化聚己内酯具有特殊的拓扑结构,分子链缠结和解缠结过程更加复杂,不仅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而且熔体粘度明显低于线性材料,被广泛用在增韧、增塑及涂层材料等领域。由于超支化聚己内酯具有生物相容性和较多的反应基团,其作为药物载体时负载效率更高,同时在生物体内也不产生排异反应,因此,超支化聚己内酯在生物医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0003]目前超支化聚己内酯制备主要是通过引入特殊的聚合单体或己内酯开环聚合后再进行端基官能化。中国专利CN107353414A公开了一种超支化聚己内酯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己内酯,反应条件温和,纯化过程简单。但是反应使用的单体2‑亚甲基‑1,2二氧庚烷有刺激性气味、易燃,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中国专利CN111234240A公开了一种聚己内酯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方法,利用点击聚合这种新兴聚合方式制备超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