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心爱心专心“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3)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的人文主义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教师:默读单元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学生:儒家思想。教师: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学生:春秋战国时期。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学生:“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推进新课>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含义:“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社会原因:(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说明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3、主要流派及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学派很多:三教九流。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百家之中的十个主要学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4、影响:展示稷下学宫图片说明稷下学宫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备课资料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