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节儒学的兴起素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及其评价汉初为了恢复社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实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净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武帝即位后社会经济已有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从政治上和思想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更适应汉武帝时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于是汉武帝开始提倡儒学“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而延聘“儒者数百人”引起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公元前140年武帝召各地贤良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董仲舒应诏上《天人三策》其中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说:“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思想加以发挥认为政治法纪上的大一统必须是思想上的统一。他提出的建议立刻得到武帝的赏识并接受。汉武帝下令正式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儒学正式取代黄老定为官方政治学说实现了政治指导思想的转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指导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五经博士为教官博士弟子为太学生。太学生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授官。博士除参与有关政治活动外其主要职责就是从事教育。博士弟子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以儒家经学为教育内容的封建官学教育的开始。儒学教育进而扩展到私学、蒙学和家庭教育各个领域并且通过选士制度将培养出来的人才选拔到政府机构中来这样儒术就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由此结束了战国时期各种学派互相争鸣的局面儒学正式取代了黄老之学儒学独尊地位被确立起来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并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有利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和封建大一统局面因此对维护上升时期的封建统治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学术界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一种评价: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儒学的一生。他作为开一代经学之风的《公羊春秋》大师广采博纳实现了对先秦诸子的真正综合建构起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特别是由于他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武帝钦定从此使儒学登上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王座与此同时他还为西汉封建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政治举措上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改革措施。董仲舒的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都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据此即可论定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另一种评价:根据列宁“评判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2卷150页)衡量不难发现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因此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应持否定态度。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编造了一套“三纲五常”封建伦理规范高度地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永恒性”作论证。因之“三纲五常”这一封建道德规范在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里不仅没有更换而且在更换了新的哲学形态中又得到了新的理论根据。这就是董仲舒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能够长期发生影响的秘密。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