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例1](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一首。请简明分析这首诗中诗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爱东山晴后雪》鉴赏本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漂亮景象。诗题直接言明“最爱”,表示情感取向。诗人写到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严寒,偶然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雪景,在春日黄昏,夕阳微弱柔软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好像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应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本诗语言浅俗,但用字考究。尤其是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一个“软”字,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触觉,写出了夕阳无限美好。而一个“涌”字,更是化静为动,赋予画面以动态之感,增添情趣。[思绪分析]本题考查从观赏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方面来把握诗歌情感。杨万里喜欢描写自然景物,这首七绝描写了早春雪后晚晴优美山色,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美好情怀。可经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忘寒”“只爱”归纳出诗人形象特点。答案: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描写中,能够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诗人形象。【技法回顾】怎样规范解答鉴赏人物形象类试题1.把握人物形象特点诗歌中人物形象包含主观形象(作者塑造抒情主人公)和客观形象(作者描写人物)。若想了解人物形象,考生要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及环境衬托渲染,同时,要结合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所塑造人物意义。2.提问方式及答题步骤提问方式:(1)诗(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抒情主人公形象;(2)诗(词)中刻画某形象有怎样特征。答题步骤:(1)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即点明人物形象思想性格和身份;(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特征;(3)简明概括人物形象意义,即分析人物形象身上所寄寓思想感情或蕴含哲理。[例2](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注】(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⑴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特点,并作简明分析。⑵贾岛重视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藏”“透”二字作简明赏析。⑴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主要特点,并作简明分析。人物主要特点:清正廉洁简明分析:到西畿县三年了,自己坐骑都没有长出肥膘,说明邹明府勤于政务,生活节俭;身为县令却债台高筑,只能用佩剑来抵债,说明为官期间没有贪污受贿,更没有依恃权利,胡作非为;卸任之后随身带走只有一车书,没有金银财宝,锦衣玉食,说明为官期间没有搜刮民脂民膏,两袖清风。在灵州薄弱衣服抵挡不住寒风,也说明他简单清廉。主要特点只要能回答到与“清廉”相关内容就能轻松得分,比如:两袖清风,正直清廉,廉洁奉公等等。标答中分析十分详尽,答题时能分析到其中最少两点且分析正确,就能取得全分。⑵贾岛重视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藏”“透”二字作简明赏析。[思绪分析]“边雪藏行径”利用拟人手法,极写风雪之大;“林风透卧衣”既写出风之猛,又写出衣之单,内涵丰富。答案:①“藏”字,利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巧解古代诗歌“炼字”题3种方法1.套使用方法试题中常见“炼字”有两种:一是动词。动词使用经常能起到画龙点睛效果,可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愈加形象生动,含有动态美。二是修饰语。修饰语包含形容词和虚词等。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详细,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虚词往往能起到疏通文气、开合互映、活跃情歆、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2.删字法先整体把握诗歌中某一句内容,然后再把该句中关键字删去,看其内容是否发生改变。而这个改变就表示了该关键字作用。3.倒推法一个情况是先看命题者所给出提醒。比如:“全诗表示了对百姓疾苦关注,作者在某联中用了某字,这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何?”考生在回答下列问题时,普通要说该字用得好,而“好处”中其中一点就是“愈加好地表示了作者对百姓疾苦关注”。另一个情况就是依据全诗(词)所表示情感或说明道理,依据某字在全诗(词)中位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