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通用.ppt
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目录低血糖的诊断原则正常人体的血糖调节机制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防御机制受损防御机制受损导致低血糖发作的恶性循环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诱发多组织及器官的不良事件发生目录低血糖的诱因及易发人群低血糖的典型临床表现低血糖的不典型临床表现低血糖的一些特殊表现目录低血糖的诊治流程低血糖的诊治流程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的策略正确处理低血糖15克含糖(碳水化合物)食物示例重度低血糖的自救常识低血糖纠正后还应注意什么?目录强调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帮助患者掌握低血糖相关知识,定期复诊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生活,避免血糖
低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通用.ppt
低血糖症的急救与护理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低血糖与糖尿病金华.pptx
低血糖与糖尿病DCCT:低血糖发生率与HbA1c达标率及糖尿病并发症相关ACCORD事后流行病学分析严重低血糖与糖尿病病程,年龄,BMI,血肌酐水平,神经病变相关VADT低血糖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人体对低血糖与高血糖的容忍度不同严重神经低血糖症意识水平降低惊厥昏迷低血糖的定义、诊断和分级ADA和ENDO的糖尿病低血糖分类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低血糖的发生率低血糖的危害低血糖的处理原则低血糖处理方法低血糖处理流程低血糖的预防HbA1控制目标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HbA1c<7.0%(平均血糖150-160mg
低血压与休克.ppt
低血压与休克第一部分低血压一、低血压概述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低血压的治疗第二部分休克休克一、休克分类二、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血容量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代偿期)三、休克临床特点(二)、辅助检查(三)、监测(一)、休克诊断标准鉴别诊断1:低血容量性休克鉴别诊断2:感染中毒性休克鉴别诊断3:神经源性休克鉴别诊断4:过敏性休克鉴别诊断5:心源性休克鉴别诊断7:血流阻塞性休克鉴别诊断7:内分泌性休克鉴别诊断8:创伤性休克休克的一般治疗措施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1.补液使CVP达到8
低分子肝素的分类.ppt
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防治概念肺栓塞(PE)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技术提高患病绝对数量上升—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经济舱综合症Virchow理论VTE的危险因素VTE的危险因素住院患者VTE的特点如何早期识别?VTE预防——正确使用评分工具《2012ACCP非骨科外科VTE预防指南》Caprini评分:用于评估外科患者的VTE风险《2012ACCP非骨科外科VTE预防指南》外科患者的出血危险因素《2012ACCP非骨科外科VTE预防指南》推荐的外科患者VTE预防策略《2012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用.ppt
儿科学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567病原学9病原学1112EBV进入血液,通过病毒血症或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进行播撒,继而累及周身淋巴系统。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引起T淋巴细胞的强烈免疫应答而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TCL)14此外,还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害等因素。T淋巴细胞活化后产生的细胞因子亦可能在IM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机制尚不清楚。161718192021222324血清嗜异凝集试验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夏雅.ppt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定义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青春期初次感染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瘤)发病前重度EBV感染血清学证据:患儿体内EBV-Ab水平高瘤组织中EBVDNA和核心抗原(EBNA)鼻咽癌:见于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瘤组织中EBV-DNA,EBNA血清中EBV抗体增高鼻咽癌治疗好转后,EBV抗体水平↓2.流行病学3.发病机理4.病理5.临床表现潜伏期30~50天,儿童5~15天6.实
优化老年高血压管理——齐鲁医院张梅.ppt
优化老年高血压管理Index中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患者人数已逾2亿超过50%的中国老年人罹患高血压,约占总高血压患者数的一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不到50%老年高血压患者以SBP升高为主随着年龄增加,脉压增大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新发表的指南对老年高血压治疗有何启示?Index与时并进,中国发表了3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vs.2005版指南:不同之处2010版vs.2005版指南:关于老年高血压的修订Index2011版NICE指南
丙肝防治指南.ppt
丙肝防治指南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丙肝基因型传播途径(1)传播途径(2)传播途径(3)传播途径(4)丙肝自然史丙肝自然史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肝纤维化的非侵袭性诊断推荐意见影像学诊断病理学诊断METAVIR评分系统—纤维化分期评分临床诊断(急性丙型肝炎)临床诊断(急性丙型肝炎)临床诊断(慢性丙型肝炎1)临床诊断(慢性丙型肝炎2)治疗目标治疗目标2抗病毒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绝对禁忌证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相对禁忌证利巴韦林的禁忌症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的适应证DAAs药物的局限性推荐意见推荐意见PR治疗方案
丙型肝炎的防治.ppt
丙型肝炎的防治慢性丙肝感染是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和抗乙肝病毒药物的推广,终末期丙肝越发引起了关注。丙肝病毒最早于1989年在一例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被鉴定出来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体外HCV复制子系统,HCV假病毒系统(HCVPP)及HCV感染性细胞模型(HCVCC)的构建和完善,使得对HCV病原学上的认识能够更加深入了。病原学流行病学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各地区间抗-HCV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以长江为界,北方高于南方,东北地区的阳性率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