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摘要:荀子作为儒学发展史上争议颇多的思想家,究其缘由,不外乎其思想的庞杂。学者对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之定位各抒己见,但客观公允评价荀子思想,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看,首先要历史地看待荀子思想的发展,把握其兼容并包知特点,其次应从荀子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上看其思想的批判精神,最后从荀子偏重于外王的事功精神看其对孔孟思想的发扬。关键词:荀子;兼容并包;外王;儒家经典;在儒学发展史上,争议最多的非荀子莫属,而到现在关于荀子在儒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也一直争议不断。本文基于时贤研究,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再次加以理解:其一,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其二,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其三,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一、从历史趋势看荀子思想的批判精神和兼容并包意识孔子卒后,儒学陷入了危机之中,正如孟子言:“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百家争鸣,孔门浸衰,孟子接着孔子谈仁,将仁义礼智归于本心。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对本心义理扩充,指出本心之“四端”,对儒家“仁”的思想提供了开山意义的探索与梳理,也从“内圣”角度对孔子思想进行了推广与弘扬。这种反求诸己然后推己及人的进路实质言,效用并不显著,荀子所见到的现实是孔子之道依旧不明,在其《非十二篇》中荀子记述了儒学衰微的原因: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荀子指出孟学的缺点在于过于强调内圣,将王道仁政、理想社会的实现完全寄托于的德的君主或每个个体良心的发现。荀子思想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孕育而成。王军指出“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荀子对中国的影响既深且巨,以至于谭嗣同有‘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的论断,武树臣更直接认定荀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真正的‘素王’。”首先,荀子提出“知之不如行之”来批评孟学将重心放在内圣即“知”的层面。孟子强调知先行后,而荀子的观点将重心落在了“行”上。相比于孟子尽心、知性、知天而达成之境界,荀子指出知之最终须由“行”来鉴证,关于何谓“《礼》言是其行”,他指出儒是法先王、隆礼义的人,他们做王公则能使政治分明,信义达于四海;居穷巷,则可使民俗淳美,人人向化,所以儒者对于国家是有用的。其次,荀子针对孟子的心性之学提出了“论心不如论术”的主张。孟子的思想是从人之一本心出发,孟子看来仁人仁性为人之本,不忍人之心是人之为人所本有的,也即“天下无道并不仅仅是外在的礼乐制度的毁坏,更为严重的是人们内心对礼乐秩序的忘却。”(王军:《荀子思想研究:礼乐重构的.视角》p21)而荀子提出了相对的观点: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相形”即是表面观察,“术”即道术,有途径和方法之意义。荀子认为与其探讨“心”本身的善恶,不如选择正确的途径或方法,这也是“术正而心顺之”之含义。最后,正如梁启雄所指“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与其他万物有区别,其区别就在于人有上下亲疏之分,而上下亲疏是由礼来规定的,礼则是圣王制定的。荀子认为后王之所以可学,是因为他们的业绩最显著。二、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及其意义从《荀子》内容看,荀子对于先秦儒家同样重视的《诗》、《书》、《礼》、《乐》、《春秋》也是十分看重。首先,从《荀子》中可见荀子对于礼学的发展与传播是基于孔子的思想,孔子非常强调礼乐的实用性,且将礼乐看作是成就人之本身和安邦定国最基本的要求。到了荀子,他对礼的要求一如既往,《荀子》中有不仅专门有讨论礼的《礼论篇》,其他零散的礼论文字在各篇中也是随处可见,可见,礼仪之统在荀子思想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荀子在《礼论篇》中集中探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