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接纳情绪是顺畅沟通的前提接纳情绪是顺畅沟通的前提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父母喜欢喋喋不休地给孩子讲道理,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但孩子却没有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为此,家长满腹委屈,“孩子怎么就是不理解我们做父母的苦心呢”。这种无效不足为奇,因为父母没有关注到孩子此时此刻的情绪,并适当地处理这个情绪,而只是用自己的想法左右孩子。孩子的心里塞满了情绪,他哪有空间和精力去思考父母的正确性和适用性呢?他完全卡在自己的情绪里了,如果父母继续滔滔不绝地唠叨,孩子可就要发作了。一朵被踩扁的野花……4岁的小帅,在外面玩的时候,摘了一朵绿豆大的蓝色野花。他非常珍惜,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拿回家送给妈妈。“妈妈,这宝贝送给你当礼物,我在小区摘的,很漂亮。”小帅很自豪地亲手将花交给妈妈,母子俩将花放在地上,趴着仔细端详。一会儿,小帅说口渴了,妈妈走开去拿水。正在这时,不知情的奶奶走过来,一脚踩在小花上,泛着蓝光的小花顿时被踩扁在地上。小帅见状,“哇哇”大哭起来。奶奶闻声扭头一看,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急忙说:“奶奶没看见,没看见,出去再摘一朵吧……”奶奶说着就回到房间忙她的事了。小帅不仅哭,还说:“坏奶奶,坏奶奶……”坐在一边的爸爸听小帅这么说,急忙走过来教育孩子:“怎么能这么说呢,奶奶天天给你做饭,给你洗衣服,对你这么好,怎么是坏奶奶……奶奶跟你说了,刚才她没看见,不小心踩了花,她又不是故意的……就这么一朵小花,外面到处都能摘到,再去摘一朵就是了,别哭了……”正在爸爸展开长篇教育的时候,妈妈端着水走过来。妈妈抱起趴在地上哭的小帅,一手抚摸他的后背,一边把他抱进怀里,坐到沙发上。“小帅,看见花被踩扁了你很伤心是吗?”小帅边哭边点头。妈妈继续说:“这是你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你的宝贝,宝贝被不小心踩扁了你有点生气对吧,是的,宝贝被踩坏了大家都会伤心的……虽然小花被踩坏了,但是妈妈心里已经收到你的礼物了,妈妈谢谢你……”随着妈妈的抚摸和理解,小帅的哭声渐渐停下来。接着妈妈建议:“这么漂亮的小花你是从哪里摘到的,还能不能摘到呢?”“在小区的草地上,那里还有很多,我再去给你摘一朵。”“谢谢小帅!”“还有哦,宝贝,刚才奶奶没看见地上这朵小花,踩到它对奶奶和你来说都是一个意外,生活中就是会有这样的意外哦,碰到这样让你不开心的意外,我们会伤心,但是我们要学会接受这样意外,而不是去指责别人,你说是吗?”“嗯……”小帅若有所思,稍沉默了一会儿说:“我要再去摘一朵花。”这样的事情,估计是很多家庭的常见戏码。因为一件小事,孩子情绪发作,大人有的急着给建议,希望解决事情;有的急着进行高大上的教育,希望制止孩子的非理性行为;有的甚至急着吓唬孩子,希望孩子停止发作。但这种处理方式的结果是,孩子照样发作,就像什么都没听见似的。为什么?因为孩子的情绪没有被关注到,甚至还被否认。他整个人被情绪笼罩着,哪有空间来进行理性思考,哪能听进这些谆谆教诲。这就是为什么妈妈的一番话让小帅慢慢停下了哭闹,转而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并且还接受了“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意外”这样的道理。也许,这样的道理小帅暂时不会懂,但这会在他脑海里留下印记,随着经验的积累,他自然会懂得。情绪是首先要被关注的就如上面小帅的例子里,当一个孩子遇到某件事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情绪、行为、认知三个方面的反应,比如,他看到花被踩扁之后,他的情绪是生气、伤心,行为是大哭并指责奶奶,认知是“奶奶是‘坏奶奶’”。爸爸的处理方式是主要针对行为和认知的,他说奶奶天天帮你做很多事,不是坏奶奶,奶奶是不小心踩到花的,花可以再去摘一朵,别哭了等等,都是在跟他讲道理。这些话貌似非常“真理”,但是无效。在情绪、行为和认知这三个方面,首先需要被关注的是情绪。情绪平静了之后,有的是时间来讲道理,找方法。可是关注情绪,是父母们最欠缺的一个能力。且别说关注孩子的情绪,就是关注自己的情绪都非常难,出口就是一堆道理。我们很少听到大人这么说:“听了他的话,我真非常生气,胸中一股气顿时涌上来。”反之往往是这么说:“他怎么可以这么说呢,太不讲理了,还有没有德性啊。”后面这句话里也透露着生气和不满,但说话者的焦点是关注对方的错误。同样,看到孩子产生某种情绪,大人也很难去关注,往往是滔滔不绝地讲道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首先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入手,只有自己拥有了敏锐的觉察力,才能迅速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忽视情绪的后果需引起重视情绪是一个人在经历事情时的真正感受,孩子的基本情绪如生气、害怕、伤心等感受都是当下直接的反应,是天然而且真实的。情绪也是走进内心的通道,外人可以借由一个人的情绪了解他的内心,一个人也可以借由情绪觉察自己的内心。也许是由于文化等多种因素,父母们往往最不能接受负面情绪,甚至是最着急地去否定负面情绪,仿佛那是洪水猛兽一般。比如孩子哭了就会说“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