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分组。对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3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急诊时间、PCI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总有效率(96.67%)、护理总满意度(93.33%)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80.0%),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急诊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诊科危急重型心脏病症。其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老年群体,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和威胁[1-2]。本文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他们进行分组护理(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将详细结果进行汇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之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年龄基本在42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7±6.0岁;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38例;心功能分级中,35例患者为Ⅰ级,15例患者为Ⅱ级,6例患者为Ⅲ级,4例患者为Ⅳ级。将60例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年龄基本在42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0±5.6岁;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18例;心功能分级中,16例患者为Ⅰ级,8例患者为Ⅱ级,3例患者为Ⅲ级,3例患者为Ⅳ级。观察组(30例),年龄基本在42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0±5.7岁;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20例;心功能分级中,19例患者为Ⅰ级,7例患者为Ⅱ级,3例患者为Ⅲ级,1例患者为Ⅳ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具体方法:患者入院后,要立即对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建立,并给予其常规性的吸氧、心电监护、药物静滴、卧床休息以及抽血化验等临床抢救和护理干预,密切观测患者的实时病情发展情况。1.2.2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临床干预。具体方法:①制定护理方案,即患者入院后,急诊医生立即联合责任组长、护士等针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出连续性、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②健康教育,即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详细、清楚的介绍患者病症情况、危重病管理事项、病房作息时间以及相应的隔离措施等;③临床护理路径落实,即责任护士应严格按照指定的方案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包括面罩吸氧、静脉输液、心电监护、心理疏导等,带领和帮助患者进行血常规、心肌标志物、凝血系列、心肌酶学等临床指标的检查,并配合医生积极开展急诊抢救治疗。待抢救结束后,还要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指导患者具体用药事项,并帮助其制定合理、科学、营养的饮食搭配。此外,还应加强同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和处理;④出院指导,即患者出院时责任医生及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指导用药、饮食、休息、活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叮嘱患者定期回院复诊。1.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情况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表述,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进行表述。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对比两组的急诊护理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急诊时间、PCI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结果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比较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030——急诊时间(min)10.05±3.5218.64±5.174.50162<0.05PCI时间(min)59.95±5.8684.07±8.115.27115<0.05住院时间(d)14.21±7.6823.18±10.774.83210<0.052.2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经过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6.67%和76.67%,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表2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²值P值例数(n)3030——显效(n,%)20(66.67)12(40.00)4.64208<0.05有效(n,%)9(30.00)11(36.67)2.7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