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要点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架在胫腓骨骨折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行切开复位,其中16例一期闭合窗口,3例窗口发生轻度感染,经换药后二期闭合,术后8~10周复查X线片骨折临床愈合,12周复查达到骨性愈合,关节活动良好;1例创伤较重,术后经过换药行植皮二期闭合伤口。术后12周复查骨折临床愈合,15周骨性愈合。结论:2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利用外固定架治疗,以及经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后患者都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提前出院并减轻经济负担。【关键词】外固定架;胫腓骨骨折;护理胫腓骨骨折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很多,目前多以钢板作为固定治疗,且切口范围较大,剥离软组织所致的肌腱粘连术后将影响关节活动。而本院20例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较高,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认为术后对伤肢的精心护理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条件,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20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8~51岁。左侧11例,右侧9例;开放型5例,闭合型15例。1.2护理方法1.2.1常规护理1.2.1.1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患者。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时,应立即进行抢救,给予输血、补液、输氧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1.2.1.2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如多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会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1.2.1.3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意外创伤往往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大多数患者都表现出恐惧、焦虑的心理,担心骨折预后,是否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家人也会出现焦虑的心理,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鼓励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患同样疾病痊愈出院的实例,让患者及家属安心接受治疗积极配合,对患者态度和蔼、亲切,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取得患者的信任,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情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骨折外固定架的优点是过度牢固,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患肢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到疾病知识的宣教,以及外固定架的优点,告知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意义。1.2.1.4术后护理①创面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感染征象,如发烧,伤口处红、肿、热、痛等不适时立即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密切观察创面情况,观察纱布有无渗血、渗液,定期更换敷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②观察伤口有无感染的征象:开放性骨折患者,由于伤口创面没有得到及时清创处理或清创不彻底极易合并感染,因此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是发现有无感染的重要手段。通常由于术后积血,损伤组织引起的吸收热不应超过38.5℃,时间不应超过3~4d。否则,如果体温持续在39℃以上常提示有发生感染的可能。由于小腿皮下组织少,容易形成骨髓炎,造成骨迟缓连接或不连接,故应及早治疗。③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患肢足背动脉波动是否有力,患肢皮肤温度、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青紫或苍白,冬季注意患肢保暖,发现异常变化应立即给予处理。④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注意患肢的运动如何,有无麻木、异常疼痛等,如有不适,立即与主管医生联系,给予相应的措施。1.2.2外固定架护理①装上外固定架后,患肢抬高,减轻肿胀。一般抬高30~40°为宜,肿胀较严重者,可给予20%甘露醇溶液快速静脉滴注。②保持钢针针眼处周围皮肤清洁。定期用酒精或碘伏棉球清洗局部。③保持钢针与皮肤界面张力,防止组织缺血坏死。④每日检查螺丝是否松动。1.2.3肢体功能锻炼复位以后将患肢放在软枕头上,抬高患肢,使膝关节屈曲在150~160°位。每天注意肢体在外固定架上的位置,使肢体放在中立位。麻醉消失后,术后第2天疼痛反应减轻,即鼓励患者主动活动患肢的各个关节,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踝关节的背伸活动,2周后,进行直腿抬举活动和屈膝活动,3周后可扶双拐下地活动,4周后,可渐次负重下地活动,6~7周以后,可扶单拐行走,8~9周后解除外固定架,可下床弃拐步行。初期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及足趾活动,待断端有连接后,方可按以上功能锻炼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