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述张艺谋早期电影的美学风格论述张艺谋早期电影的美学风格一、色彩的张扬《红高粱》作为张艺谋的第一部正式之作,就以开合纵横的大气为我们创造了一场视觉盛宴。其称为视觉盛宴的原因主要为:《红高粱》不仅是导演单纯的在讲述故事。在叙述情节上,张艺谋想表达的内容,通过各种直观的色彩进行视觉上的冲击。视觉是电影艺术的一大特色,相比其他传播手段,电影能让导演将自己的想法糅杂在画面中,糅杂在各种场景的布置中——即将自己的风格融入在画面里。张艺谋在《红高粱》中对红色的大胆运用。一开场新娘出嫁的情形,红色的盖头、红色的花轿、红色绣花鞋、红色太阳。满眼的红色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影片的结尾时,“我”爷爷牵着我的手站在高粱地里。“奶奶”安详的躺在血泊中。而高粱地早已被抗日牺牲的村民的鲜血染红。此时太阳升起,鲜红的血液逐渐变成深红,充斥整个画面。整部影片从头到尾都被红色笼罩,但是每一处的红都有它自己的美学意义。前半部分的红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激情。而影片后半部分的红色,充满暴力与血腥。不管是阳光,还是尸体横布的血泊,大片的红色都给观众一种无形的压力。《菊豆》故事发生在杨家的染坊,在本片中,这座染坊是中国封建男权意识的象征,用青色这样的冷色调正显示了它的严酷。而天青在影片开始的几次出场都是在这种色调的笼罩之下,正是突显了他寄人屋下的那种隐忍和懦弱。菊豆在影片的开场穿的是黄色的上衣,而天青从染布器械的齿轮缝里注视她的背景色调也是黄色。这种色调暗示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也隐藏着菊豆和天青在性欲上的蠢蠢欲动。随着剧情的发展,天青和菊豆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有一幕是天青将红色的燃料倒入黄色的染布池里,红色与黄色的相溶预示着天青和菊豆距离的拉近,暗示着两人的结合,并且对封建传统制度的反抗。一直到了两人第一次真正的结合,鲜红色的布匹滚落下来,画面中的红色鲜艳浓郁,表示二人之间的情感再也不是隐忍,终于冲破世俗的道德束缚,达到了顶峰,此时影片的故事情节也达到了一个高潮。影片到了后面同样出现大面积红色,一次是杨金山溺水生亡染池。第二次天青被棒打死在染池中。这两次染池中的水都是深红,红中带黑,它不再是表示情感的浓烈,而是如鲜血般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张艺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也是将对色彩的运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样也对红色进行了大量的使用。第一次大面积使用红色的时候,是在颂莲的大喜之夜,她所住的小庭院里,屋里屋外通通都是鲜艳的红色。此时的红色,还仅仅只是作为暖色调,向观众传达它本身所代表的火热与喜庆。第二次大面积出现红色是在颂莲发现自己的笛子不见后,准备去搜查自己丫鬟雁儿的房间,当她推开房间时,雁儿的房间挂满着红色的破灯笼。颂莲脸上的表情在红灯笼映照下,先是惊讶,到后来的愤怒。此时的红色,已经带有一丝怪异的感觉。二、民俗的融合“民俗是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民间文化意识部分,是传承性生活文化的总和,民族性言语和母语文化的标识之一。”[1]张艺谋在最初的创作中,便套用了一种民俗化的模式来展示民俗的奇观。《红高粱》开场的一段“抬花轿”就让人印象深刻。电影中以李大头为首的一行轿夫的黝黑衬托新娘子的白嫩;轿夫的粗俗衬出新娘的娇柔,这种强烈的对比给观众一种感官的冲击,更突显出了电影艺术里“冲突”的重要性。在《菊豆》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把故事发生的背景已经从漫天黄土的陕北换到了烟雾袅绕的徽州南屏。无疑,张艺谋这一次选择的是一个真实的牢笼,即电影里的杨家染坊。从整个染坊里的墙壁,屋顶的瓦片以及陈设都可以看出这间染坊历史悠久,带有一种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还有一处充满民俗特点体现在杨金山死后,按照规矩杨天清和菊豆要挡七七四十九次棺。导演通过重复的镜头来表现挡馆的艰辛,漫天飞舞的纸钱配上忧怨的曲调,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命运,给影片蒙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早期的三部电影,对于作为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来说,其美学风格更多是尝试性和实验性。特别是《红高粱》和《菊豆》,带有强烈的摄影师的印记——富有技巧性的拍摄手法、镜头的熟练运用与分镜头特别的切割、色彩感官的对比沖击,都是典型的“技术派”导演的风格。-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