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西方文论中人物的异化现象邓楠摘要:异化的概念最早源于拉丁文。异化不仅是现代主义文学中重要的题旨,同时也是西方文论中重要的一枝。本文旨在从西方文学理论角度分析异化的概念,并且聚焦于群体、个体间的异化及其表现形式,论述异化的疏离性,提出双向异化和女性异化的概念。关键词:异化;双向异化;排外性;女性异化一、前言异化的概念最早源于拉丁文。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认为“在成立国家时,人民订立契约,放弃或转让自己权利的必然性,从而结束自然状态,受社会契约的制约。”(1)但社会契约的固化精神往往会激起人类的反抗意识。而马克思认为的异化是“人与劳动的异化,正如人用脑创造了上帝而受上帝支配一样,在阶级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财富的占有以至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必须消灭私有制度和社会分工的对抗形式,才能消除这种异化现象。”(2)时至今日,异化现象已经从马克思所圈定的经济领域扩大到各个社会领域,如文学中的异化主题、人物异化等方面。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演变、人们面临社会环境变化时内心的无措,都促成了异化群体的日益扩大。在文学中,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常常采用异化的手法行文,并且塑造出众多异化形象,呈现了许多异化主题。本文选取典型的异化组合现象,如群体双向异化、个体异化和女性异化进行分类叙述分析,力求探索异化力透纸背的文学力量。二、社会的排外性——群体异化人类自古择群而居,马克思也曾经给人下定义,即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19世纪的西方社会被资本笼罩,整个社会架空于一片被黑暗笼罩的纸醉金迷的社会躯壳下,欧洲殖民掠夺和科技革命带来的虚幻的光辉灿烂让人们迷失在偌大的城市中。因此,产生了极强的排外主义倾向,引发群体之间异化的产生。这种排外与异化是双向的,本地人于移入者来说是异化的群体,而移入者于移入地居民来说也是异化的群体。如狄更斯在其记述法国大革命的小说《双城记》中所展现的现实缩影,故事背景围绕伦敦和巴黎两个城市展开,其中,历史地再现了贵族对于市民阶层的残害与压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二者之间的矛盾斗争和互不相容的排斥关系。在这样的针锋相对下,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3)莫妮卡·阿里的小说《砖巷》讲述了孟加拉移民在英国伦敦的生活,其中,描述了孟加拉移民群体努力在英国扎根,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这其中充斥着大量的群体双向异化。(4)因此,群体异化是在社会大背景环境下展开并始终追随着社会演变的车辙行进的。群体异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阶级、人口比例、价值观判断以及种族等。社会演变给人类带来的排外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是人类不可抗拒的。一些群体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或主动、或被动的异化动态,乃至失去独立的个性,产生分裂性思想以及肉体上的牺牲,而文学中所演绎的异化主题实际是对现实社会的摹仿。三、他者的排外性——个体异化个体的异化较群体异化更为复杂,群体性质的异化需要着重考虑社会因素和历史变迁因素,而个体异化还需要个人心理的参与。其次,群体异化不只是两个群体之间的双向异化,群体中个体间的异化会分为不同的情况:个体从群体中异化出来,虽然显性特征只表现为群体对个体的排斥,但是原因是有不同的,这种排斥还细分为个体主动排斥以及个体被群体被迫排斥;另一种异化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异化,这种异化的情况可以粗略分为两种:个人单方面的异化、双方互相排斥造成的异化。如卡夫卡《变形计》中的主人公是迫于社会黑暗的局势产生了个体异化。(1)严歌苓在《少女小渔》《花儿与少年》这两部作品中都展现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双向异化:在《少女小渔》中,小渔起初与假结婚的洋老头儿Mario的生活之道即是相互排斥;(2)《花儿与少年》中女主人公晚江为了优渥的生活嫁给了一个年长自己很多的美国人霍夫曼,虽然得到了物质上的满足,却始终得不到心理上的充实,日常生活总是处于相互异化的过程中。(3)当然,还有更多文学作品也可以来印证这一理论。在个体异化中还存在更为深刻的一种异化分支,即女性的异化。四、性别的排外性——女性异化讨论这一异化观点,首先要从女性主义入手分析。在西方社会中,女性的地位转变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起初是在父权社会中力图摆脱物化象征这一表征形态,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和投票权。到了20世纪末期,文学界更加关注在当下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处境以及社会地位问题。女性的异化现象较之前两种更为复杂与多样。因此,对于女性主义的异化研究除了上述一味地考虑两相对立,还应在研究过程中纳入空间立体思维和时间纵向思维,定位到不同空间视角下由于女性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女性身份的异化问题。(4)早期父权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异化多表现为女性与男性的异化。在勃朗特·夏洛蒂所著的小说《简·爱》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坚韧、勇敢、不屈于命運的新女性形象——简·爱,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