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当前学校的感恩教育缺失严重,很多青少年缺乏“感恩”情怀,惟我独尊,自私任性,坐享其成,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感恩意识淡薄,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开展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为目的的感恩教育,培养感恩意识,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固有的感恩教育资源,扩展课程资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多种的教育方法,通过情感教育,切入学生个体心理世界,激发个体心灵共鸣,促使学生对某些事件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强化他们的感恩心理,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符合现实的人生理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教师自身要充满人文情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素养。教师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真爱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第一,教师的情感和言行对学生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老师其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是学生心中的榜样,良好的师德师风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如果老师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学生从而教育学生,学生也就不能感受社会和人们对他们的关爱。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充分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既要教育引导学生,又要帮助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严格的教诲、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达到以智育人、以行导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第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政治老师把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很少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学生与老师的关系疏远,对老师的感恩也淡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本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要从单纯的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感恩,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懂得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生活中的朋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树立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第三、要对学生付出真爱。教师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对学生要以诚相待,懂得宽容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亲其师而信其教”,老师要处处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歧视或者放弃每一个学生,特别那些在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和具有不良品行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爱护和帮助。对学生的爱,可以唤起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满足学生精神利益的要求,可以密切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增强感情交流与互动,形成和谐而令人愉悦的心境。比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关爱学生。当学生生病时,我们递上一杯水,送上一粒药;当学生的东西掉在地上时,我们帮他捡起来;当学生帮我们擦黑板、拿东西时,我们毫不吝惜地送上句“谢谢”……这一些看起来是微乎其微的小事,学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我们对学生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学生的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他们去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二、要从点滴做起,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感恩”思想政治新课程是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高中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注重教育生活化,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生活中发展。感恩教育要以生活为导向,从生活化问题入手,从点滴做起,回归生活世界,顺应到的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形式、多层次实施感恩教育,使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怜惜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把感恩之心带到日常生活中,变成看得见、摸得找的东西,时刻感受它的存在。让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体悟、认同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老师要关注现实生活,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比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时,我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不良的消费观,事例贴近生活,引起了学生积极的互动,列举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案例,如不顾家庭生活实际盲目消费;玩游戏机、抽烟、喝酒、沉迷上网;用手机、mp3高档消费品;赶时髦、爱与同学攀比、开生日晚会到酒楼请宴等等。这时候我及时对这些消费行为进行归类分析:同学们列举的这些不良的消费观都是属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