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雎》教案《关雎》教案(通用17篇)《关雎》教案篇1时间:2005年4月4日班级:2005级4班上课教师:李益华【教学目的】1、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教学重点】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教学难点】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电脑多媒体,电视机【教学过程】一、播放《蒹葭》动画,引入新课学习。二、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课文朗读:播放《关雎》动画,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词。(读)四、认知讨论:就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可以罗列部分问题引导。(说)五、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合作探究:讨论《关雎》之美,美在何处?(议)六、学生试译课文内容(按节),教师补充并归纳。讲解有关《诗经》的基本常识,对重点的生字词提出要求。(说)七、观看《关雎》动画,学生现场演绎现代版《关雎》(听,看)八、主题归纳并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警示。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九、课堂作业:完成单页练习,进行“双基练习”。十、课后作业1背诵全诗(记)2翻译全诗(写)板书设计:见有关课件《关雎》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3.把握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2、了解兴的表现手法。3、重点掌握词语:关雎、窈窕、参差、寤寐、辗转、悠哉悠哉、乐、友、荇菜教学难点:1、双关和叠韵2、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提起古诗学习,大家都不免紧张,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心态,我们先来听一首邓丽君带来的《在水一方》。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但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省著名女作家琼瑶根据《诗经》当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来的。说起《诗经》大家应该早已有了解的。那么现在呢,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还是抢答吧。回答问题:1、《诗经》是什么的总称?2、它收录了哪个时代的作品?距今有多少年了?3、它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注,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称为《诗经》]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5.作者是谁?(没有明确的作者)。查看比赛结果。二.授新:再问一个问题,刚才的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对,是一位痴情的男子对所爱慕女子的热烈追求并因此心生惆怅之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这首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在请打开书本,一起学习《关雎》,看看到底哪里是同,哪里是异呢?三.学习课文。1.老师范读,正音。(配乐,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2.学生自读,依据课后注释,理解诗句(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3.请学生站起来翻译。(两三个为宜,小组比赛形式)4.老师再简要疏通大意,提重点。第一节,开篇用比兴,从成双成对的鸠鸟的鸣叫联想到人间的爱情和婚姻;用雎鸠的忠贞比喻人间男女和谐恩爱、真诚专一的爱情。第二节,通过描写所爱之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第三至第五节,在追求不得后并没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绪中,而是想象总有一天会把那姑娘娶过来,过上幸福的生活。思考对比歌与新课的异同。(同处:都是痴情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异处:前者有惆怅迷茫之感,后者比较热烈积极)5.学生再次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先自读,再齐读。爱情与友情亲情一样,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歌诵的主题。但应该是以相当成熟的年龄和心态为前提的,过早地去涉及它,那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无情地伤害,就好比揠苗助长。而现在呢,我们聪明的做法或许就是来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经验之谈,欣赏它的美好。当然了,并非每个人都把爱情描写得如此之好的,这需要相当的技巧。所谓技巧,就是写作特色。我们知道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简介:板书1:赋:直接地陈述铺叙比:以此喻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兴: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穿插作业1和2,小组比赛)工本文除了采用表现手法之外还用了连绵词[双声(例辗转,声母同)和叠韵(例窈窕,韵母同)]让学生找出其它例子。作业1、找出课文中体现“兴”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