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题型探究】《考试说明》对语音考核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这一题型考查的是容易读错的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形近误读。汉语有的字字形相似,一旦对其字形识记不扎实,就会出现误读。如“赝品”的“赝”(yàn)误读为“yìnɡ”,“床笫”的“笫”(zǐ)误读为“dì”等。2.音近误读。有些字的读音相近,只是声调不同,在日常交际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如“参与”的“与”误读为“yǔ”,“绮丽”的“绮”误读为“qī”等。3.多音字误读。汉语中有许多多音字,它们的读音随着具体的语境而变化,一有疏忽,就会出现误读。如“自怨自艾”的“艾”(yì)误读为“ài”,“厦门”的“厦”(xià)误读为“shà”等。4.习惯误读。有些汉字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误读习惯,如“包庇”的“庇”(bì)误读为“pì”,“畸形”的“畸”(jī)误读为“qí”等。5.不规范的简化字误读。例如“停”的不规范简化字为“仃”,因而把“伶仃”的“仃”(dīnɡ)误读为“tīnɡ”等。从2001年恢复考查语音以来,语音题一直比较稳定。一般都是在第Ⅰ卷中单独设置一个选择题,赋分3分。其具体的形式有:1.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2.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3.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4.选出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综观近年高考识记字音试题,我们可以发现本能力点所命试题的基本趋势。1.所考及的汉字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且经常误读的字,古代汉语中的异读字、使用率不高的生僻字以及方言字等,一般不考。2.《普通话审音表》中的字占重要席位。3.形旁相同的字是考查热点。4.题支设计干扰有效,试题难度适中,考生作答区分度明显。5.在具体语境中考查多音字的读音。6.近五年考及的字一般不重复考查。二、考试中的误区在字音的考试中,常见的错误有:1.凭习惯,想当然,不假思索,轻率地按习惯误读来判断。例如答1997年试题,一看“标识(zhì)”,心想:这不是认识(shí)的“识”吗?题中注“zhì”,错了。从而否定该选项,把正确答案给否了。2.望形猜音,见边(偏旁)读边。汉字的形声字,其读音常常与偏旁有关,但并没有一定规律,需要一个个地识记。有的同学在1997年的高考中,认为“见边读边”,“风光旖旎”的“旖”注“qí”没错,把这项选作答案,结果错了!3.弃易抓难,本末倒置。常用字、次常用字以外的难字、生僻字,不在考查范围,如果考题中出现难字,往往是用来作“陪衬”的,考生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字上。如被难字难住,就考砸了。如在1996年的高考中,有的同学被“戕”(戕害)、“帙”(卷帙浩繁)难住,看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胡乱填个答案了事。【备考策略】要“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关键在于:一要重视积累;二要讲究方法。1.积累多音多义字。普通话的常用字中有三四百个多音多义字,造成多音多义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词性不同而异读,如“相”作名词语素时读“xiànɡ”如“相貌”,作动词语素时读“xiānɡ”如“相看”,作副词时也读“xiānɡ”,如“互相”。再如“难”,作形容词语素时读“nán”,如“困难”,作名词语素时读“nàn”,如“灾难”。二是由于词义不同而异读,如“看”,“看见”读“kàn”;“看守”读“kān”;“差”,“差距”读为“chā”,“差劲”读“chà”,“差使”读“chāi”,“恶”,“恶心”读“ě”,“恶意”读“è”,“可恶”读“wù”。三是文白不同而异读,如“薄”,组成书面语汇读“bó”,口语中读“báo”。多音多义字是高考的热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多积累,要准备一个小本子,把平常遇见的多音多义字分类记在上面,也可常翻阅字典,把常见的多音多义字摘录出来,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看。2.积累容易读错的字。汉字中有不少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读错,如懦(nuò)、嚅(rú),羸(léi)、赢(yínɡ),肓(huānɡ)、盲(mánɡ)。一些形声字由于偏旁已不能准确反映该字的读音,如果还按声旁读,就造成了误读,如“獭”错读为“lài”,“莠”错读为“xiù”,“绽”错读为“dìnɡ”。一些同学常常根据同一声旁的某一字的读音类推其他字的读音,如“拙”读“zhuō”,“咄”、“绌”也都读成了“zhuō”。汉字不是表音文字,字形与读音联系不是那么紧密,因此我们只有常查字典,日积月累,分类整理,才能将字音读准。3.要重视课本中的词语。近年来,课本词语或与之相关的词语在试题中的占有量有增大的趋势。要正确识记新教材中试验修订本第四册《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及课文和注释中的词语,特别要注意其中容易读错音的字,并以此展开,扩大复习的涵盖面。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成语中的某些通假现象的文字的读音及古今异义字的读音是否还要求变读。对积累起来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