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素养检测三人口合理容量(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生态赤字最严重的省份是()A.新疆B.西藏C.山西D.河北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密度小B.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C.自然灾害少D.自然环境优越【解析】1选C,2选A。第1题,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读图,图中生态赤字最严重的省份是山西,生态赤字最大;新疆、河北生态赤字较小;西藏无生态赤字。第2题,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高寒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弱;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影响生态承载力,但不是人均生态承载力大的主要原因。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水源短缺、矿产富饶的地区。近年来,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据此完成3、4题。3.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A.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4.为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北京市可采取的对策是()A.实行跨流域调水B.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C.控制用地规模D.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解析】3选A,4选A。第3题,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资源的短板是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北京市资源的短板是水资源,是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第4题,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北京应提高资源短板,即增加水资源量,可实行跨流域调水;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只是限制了进京人口,不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控制用地规模,不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会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增加B.科学技术进步C.消费水平提高D.土地资源减少6.提高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A.发展地方经济B.扩大耕地面积C.鼓励人口外迁D.限制消费水平【解析】5选C,6选A。第5题,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可承载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人口承载力无关;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山西省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提高,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人口承载力降低;山西省土地面积不变,土地资源不会减少。第6题,积极发展经济有利于提高人口承载力;山西省扩大耕地面积易引起生态破坏,不利于提高人口承载力;人口外迁对人口承载力影响不大;限制消费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2人/km2,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500人/km2。据此完成7、8题。7.若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藏地区,则()A.大力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B.促使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急剧上升C.加剧西藏地区人口老龄化D.可能导致西藏地区的环境破坏8.下列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扩大耕地面积B.大规模建设新城市C.提高科技水平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解析】7选D,8选C。第7题,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的典型特征是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物量小,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人口合理容量小,不能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第8题,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扩大耕地面积等表面上看是提高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但他们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违背了持续性的原则,时间一长,势必会造成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减小。二、非选择题(共10分)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南北多山,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以渭河平原为依托,贯穿其中的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因此陕西又被称为“三秦大地”。材料二陕西省地理简图及2011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1)简述陕西省人口的分布特征。(2)分析关中平原人口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解析】第(1)题,陕西省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渭河平原地区。第(2)题,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渭河平原人口承载力较大的原因。答案:(1)分布不均;南北少,中部多;集中分布在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地区。(2)降水量较多,气候条件优越;有渭河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