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见电气安全知识1、举例说明如何防止人身触电,有人触电如何进行触电急救?答:安全用电主要是防止人身触电。根据实践经验,只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1.一般不要带电操作。安装或维修电路时,应该先切断电源,应单手操作,并注意对地绝缘。2.防止绝缘部分损坏和潮湿。导线外部的绝缘皮容易磨破,开关、插座等的绝缘壳容易碰破。电器设备不要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不要使电器的绝缘部分受潮,不要用潮湿的手去接触开关和用电器。3.防止导线跟其他导体接触。户外的输电线一般是裸线,并且电压较高。因此,其他导体(如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的天线和晾衣服的铁丝等)要远离输电线,免得万一导线断落在这些导体上,使它们带电而引起触电。4.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设备,要把它的外壳接地。一旦出了触电事故,我们首先要拉下电源开关,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果离电源开关较远,则应用绝缘物将触电者身上的导线弄断或挑开。触电者脱离电源以后,应根据触电者的状态进行抢救。当触电者昏迷不醒时,要一面进行人工呼吸,一面迅速与医院取得联系。切忌采用泼水、灌药、打强心针等不合理的抢救方法。2、电气火灾的原因有哪些?电器灭火的方法及要注意什么?答:1.短路。造成电气回路短路成灾的原因主要有:①电气线路陈旧破损,绝缘被击穿。②电气线路敷设不合规范,设备安装不合理。③私接乱拉电气线路和设备。2.电热器和灯其使用不当。其主要原因:①违规使用电热器,如在禁用区域偷用,使用时无人看管,将其置于易燃、可燃物附近等;②在使用过程中遇突然停电,人员外出时忘记切断电源3.过负荷。当导线或设备的电流量超过了安全载流量,使得导线或者设备的温度超过其最高允许的工作温度。4.接触电阻过大。导致接触电阻过大的主要原因:①金属导线接点处发生氧化反应变形;②在铜铝导线混接时、潮湿条件下铜铝导线间发生极化现象产生电势,在该电势长期作用下使导线腐蚀引起接触电阻过大此外,火花电弧、漏电也是导致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由于导线短路、接触不良等原因所致。如果是家庭电气火灾,可使用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注意要断电,防止灭火过程中触电。如果是其他类型的电气火灾,应准确选择灭火剂或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对大型带电设备火灾,应在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有效实施断电灭火或带电灭火的战术措施,防止触电而造成人员伤亡。1、火情侦察(1)了解起火部位,了解火场内是否有人触电或受火势威胁、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查清是否已局部或全部切断电源及闸阀开关的位置。(3)了解固定灭火装置的启动情况。(4)掌握火势蔓延的途径、燃烧物质性质、火灾范围、进攻路线及堵截阵地的设置位置。2、充分利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3、断电灭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下,迅速(局部或全部)切断电源。(1)对地电压在250V以下的电源,可穿戴绝缘手套,用绝缘电剪将电线剪断。(2)在切断用磁力开关启动的带电设备时,应先(按钮停电)关闭设备电源,然后再断开闸刀。(3)在配电室断电时,应首先断开主开关。4、带电灭火(1)运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具扑救初期的带电设备、线路火灾。3、说明雷电的特点和危害有哪些?人身防雷的方法。答:一、雷电的主要特点:1、冲击电流大。2、时间短。3、雷电流变化梯度大。4、冲击电压高。二、雷电的危害1、直击雷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2、感应雷破坏。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如附近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3、静电感应雷。带有大量负电荷的雷云所产生的电场将会在金属导线上感应出被电场束缚的正电荷。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云间放电时,云层中的负电荷在一瞬间消失了(严格说是大大减弱),那么在线路上感应出的这些被束缚的正电荷也就在一瞬间失去了束缚,在电势能的作用下,这些正电荷将沿着线路产生大电流冲击。4、雷电波引入的破坏。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一)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二)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三)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四)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五)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