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作者:葛建飞,徐卫袁,张兴祥,王创利,田守进,朱贤摘要:目的评估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高龄患者使用DHS内固定,进行手术方法、术后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结论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只要操作规范,正确功能锻炼,负重时间掌握适当,就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动力髋螺钉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1]。高龄患者因多伴有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疾病,骨折往往因骨质疏松而呈粉碎性,故治疗仍然是骨科的难题之一。非手术疗法因长期卧床,内科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逐渐被放弃。自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我科应用骨科手术牵引床与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70岁以上高龄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70~83岁,平均岁。致伤原因:跌伤34例,交通伤14例,扭伤12例。按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5例、Ⅲa型18例、Ⅲb型15例、Ⅳ型21例。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病21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4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2例,脑梗死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偏瘫2例,肾癌术后1例,食道癌术后1例。合并伤:L1椎体骨折2例,桡骨远端骨折2例,硬膜外血肿1例,手外伤1例,颅底骨折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为1h~4d。入院后行常规术前检查,排除严重的心肺及脑部疾患,合并内科疾病者请内科会诊治疗,与麻醉科协商,确定手术的可行性。本组患者入院3~14d进行手术,平均为6d。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后,患者患肢置于骨科手术牵引床上,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将患肢外展30°,稍内旋位,保持一定牵引力固定于牵引支具上,维持骨折复位状态,避免术中移位及短缩。取髋关节外侧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髂胫束,大粗隆处切断股外侧肌止后1/3,剥离股骨上段,不暴露骨折端(如骨折手法复位满意则切开骨折端复位)。C臂机透视,在大粗隆顶点下2~3cm处用135°配套的DHS定位器将导针打入,正位沿股骨颈长轴,平行于股骨矩,侧位于股骨颈长轴的正中,导针尖达股骨头软骨面下。测量导针进入股骨颈段的长度,选择相应长度的髋螺钉(减去cm),用三联DHS扩孔器扩孔并攻丝后(对骨质疏松明显者不用攻丝),拨除导针,拧入螺钉,再用DHS钢板用螺钉固定在股骨干上。冲洗切口,放负压引流管,依次关闭切口。围手术期处理入院后给予伤肢皮肤牵引,卧气垫床,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电图、床边拍胸片。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做出评价,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控制内科疾病。病情较重者请麻醉科会诊,术后病情严重者送ICU监护。术前使用抗生素,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7d。应用止痛泵或止痛药,预防疼痛刺激机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积极支持治疗,防止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监测血电解质及血气,防止水电紊乱、酸碱失衡,同时继续治疗原有内科疾病,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等并发症,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术后麻醉消失后即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及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术后3~5d在床上坐起,术后1周开始使用下肢CPM进行功能锻炼,4周后床边活动及扶双拐或步行架不负重练习,8周后根据X线骨折愈合情况,有骨痂形成及内侧骨折线模糊者可开始部分负重,12周后自由负重。严禁患侧卧位及骨质疏松患者过早负重。2结果本组60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内血肿、感染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X线片示,全部病例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全部得到随访,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死亡3例,1例为肾癌,1例为食道癌,1例为脑血管意外。本组无原发内科疾病术后症状加重或诱发其他内科疾病者。术后患侧髋关节功能按黄公怡标准[2]评定,髋关节功能优42例,良12例,差6例,优良率为90%。3讨论手术适应证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高龄患者,以往多采用2~3个月的卧床牵引保守治疗,患者卧床时间长,不能早期活动,护理工作繁重,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便,增加社会负担。长期卧床带来的肺部、泌尿系感染及褥疮威胁患者生命,做护理工作时造成骨折端移动所致的疼痛,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及加重的重要诱因。有报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非手术治疗比手术治疗死亡率高倍[3],故目前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其目的在于减少卧床时间,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证也随之放宽,可按以下标准选择手术:a)术前生活能自理,或能参加轻微体力劳动;b)血压小于160/90mmHg;c)无严重心律失常;d)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