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或偏颇,如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训观念落后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是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情感和积极态度的培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培训队伍,加强培训教育与参训教师之间的联系等。关键词:新课程;教师培训;问题;对策一、新课程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培训内容过分强调宏观理论和理念的灌输新课程方案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教学过程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虽然这是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但笔者认为作为培训教师的专家学者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必须做到三位一体的要求。只有这样,参训教师才能全面理解新课程。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许多培训教师仍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依然按照理论设想告诉教师应该如何做和应该如何说,即所谓的“方案化”、“理论化”的在职培训。这种培训不能使教师生成基于情景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无法使他们体会专业的内涵,而这种理解力和创造力正是他们处理课堂事件或各种不同背景的学生所必需的。以往的教师培训往往只注重新课程理念的灌输,把教师简单地看做接受新课程的容器,而忽视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训。有调查显示:只有9%的教师对实施新课程很热情,较热情的占34%,表示冷淡的竟达49%,8%的教师表示反对。这种调查虽不太准确,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教师对新课程的态度。培训的结果往往是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依然如故。从理论上讲,新课程虽说是充满活力和蓬勃的朝气,但如果教师培训不能把新课程的这种活力或朝气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如果教师培训没有使广大教师真诚、热情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当中,那么,教师培训的结果很难说是成功的。大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说起来有道理,但在实践中很难切实推行。另外,教师培训过于注重理论也是导致参训教师不愿意听课的一个重要原因。2.培训内容脱离学校实际目前,我国的部分教师培训工作安排在师范院校或各级教育学院,由大学教师或专家进行授课。由于一些大学教师对中小学的教学和管理情况不甚了解或了解不多,再说新课程对许多大学老师来说也是新的,并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所以,一些授课教师往往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宏观的理论上,甚至有的教师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压缩饼干”的方式传授给参训教师,内容注重理论性、系统性、基础性,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忽视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培训内容陈旧,注重过去,忽视现在和将来。有一位小学老师说:“上课老师讲的都是大道理,与我们的教学实际脱节,比如说新课程如何如何好,可是到底新课程的理念如何落实,我们该怎么去上课,心中没有底。”有的培训教师不顾参训教师的需要和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甚至出现“一篇论文吃遍大半个中国”的现象。培训内容的“虚”、“空”以及脱离实际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的效果。3.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后师生之间缺乏后续沟通我国教师专业培训形式主要包括教师试用期培训、职务培训、小学教师基本功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四种。除了第一种通常在学校环境中以师徒制的形式进行外,其余三种主要依靠地方教育培训机构或教育学院(师范大学最近也参与教师的培训)进行,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外接式进修模式。校外集中培训注重课堂讲授,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教师进行培训,比较经济实用。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分析,不利于提高教师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具体教学的能力,针对性比较差,实践活动少,实践课往往只是走马观花似的集体参观一所或几所学校或听几次公开课等。据调查显示:在专业知识提高方面,63%的教师认为校外培训优于校内培训;而在新课程理念融入课程实施的能力方面,78%的教师认为校本培训优于校外培训。所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情况,加强校本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能力。另外,一般情况下,培训结束后,培训教师与参训教师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长期的联系机制。4.教师培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从培训的组织者看,目前的培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是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二是一些非正式组织或非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或研讨会。培训应该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活动,是一种循环的、长期的活动。培训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然而,在现实当中,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在没有进行实际、科学的调查的情况下,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要求教师参加培训。这样的培训往往不能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不能选择优秀、对口的授课教师,从而使培训流于形式。在教师培训中,许多参训教师只是报个名(有的甚至连名也不报),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