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小学数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1)经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情境是一种由刺激性的数据和材料构成,从事教学活动的环境,它是整个教学行为的条件。可是,情境创设必须遵循两个方面的要求:①数学中的情境创设要能激发出同学的问题意识变成价值取向;②情境创设要和同学的问题意识之间产生某种内在联系。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情境创设看成是同学发现问和解决问题的"源泉'。将同学的问题意识看成是信息形成认知冲突的一种反应。其中的"问题意识'是指当同学面对一些问题时所产生的怀疑、疑惑以及忧虑等各种心理状态。因为这种"问题意识'反映出了同学的求知欲,使同学乐于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所以,作为一种激发同学"问题意识'的平台,数学的情境创设要给同学营造一种较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要提供出一个原创,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2)真正的培训和自觉地学习、反思、施行。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先培训后上岗,虽然各乡村小学的数学〔教师〕也参加过新课程培训,但这些培训大部分是形式上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乡村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真正的培训。只有真正培训,才干促进教师的发展。特别是县级数学培训,校本数学培训更要有实效性,要让每个数学老师彻底改变思想,真正行动起来,真正受益,真正发展。同时每个小学数学教师也要主动地学习、体会、施行、反思新课程理念和自己的数学教学行为,特别是要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认真的阅读思索,深入的领会,尤其是自己所任教的数学教材。要常常参加一些名师的听评课活动,常常听一些专家的讲座,常常反思自己每节课的教学情境,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都要有发自内心的观念――必须终身学习。只有真正的培训和自觉地学习、反思、施行才干提升乡村数学教师自身的魅力,创设数学课堂情境才干游刃有余。(3)寻找有数学价值的情境素材。有情境的素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有数学价值的情境素材必须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索,去加工,要把这些素材处理成有数学味,有挑战性的情境,要能激起同学的思维,让同学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原型,感受到数学本身的魅力。这些有数学价值的情境素材在同学的日常生活中,在数学教材的图文中,在数学课堂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这就必须要我们数学教师要有敏锐的数学眼光去捕捉,必须要我们走到同学身边去,和他们平等的对话,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必须要我们把教材上的图文进行生活化、故事化、游戏化、动手操作化处理,必须要我们到处留心皆情境。例如在乡村学校的教室、操场,在乡村的市场、超市,在课堂中同学的疑问、错误,在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各种情境图等都有有数学价值的情境素材,我们要不断的积存并进行加工革新。2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创设质疑情境,在主动探究中发展思维教学中积极创设质疑情境,激励同学大胆提问、自主质疑、主动探究,是开启同学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因为同学自己发现的问题最具有震撼效果,最能使同学产生独立思索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冲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适度地引导同学发现问题,激发其好奇心和内在的革新欲望,培养其发现问题的习惯方法,然后把同学发现的问题引向深入,这种质疑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活同学思维。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制定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同学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2元=20角=200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同学得出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验证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同学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同学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享受到革新的乐趣。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革新的前提。'教师在讲课时要到处设疑,要善于在关键之处设疑,在易错之处设疑,在模糊之处设疑。要淡化自我权威中心意识,激励和培养同学的好奇心,使课堂上到处闪烁着革新的火花。创设兴趣情境数学教材本身理性重于情感,教师要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体现趣味性,体现数学的魅力,来提升同学参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同学的心理调节到最正确状态,触及同学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同学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例如,在"长、短'的教学中,我用这样的故事导入:"国庆节快要到了,智慧爷爷特意为我们带来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