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7页第PAGE\*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TO《现代传播》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电影市场“口红效应”透视本文列上海师范大学文科科研项目DQW956余佳丽李亦中一、“口红效应”成流行语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社发布2008年度十大流行语,“口红效应”榜上有名。其释义为:在美国,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反而热卖。因为口红是廉价商品,也是女性生活必需品。人们没有大钱去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用点小钱买支口红把自己打扮一下,为生活增添一抹色彩。“口红效应”意指经济危机时期,价廉的生活必需品和文化产品并不会受到冲击,照样拥有市场。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货危机引发了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巨幅震荡,各行各业面临滑坡衰退的严峻局面。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回首20世纪上半叶,美国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大萧条,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全线崩溃,“黑色星期四”导致失业狂潮,1931年全美失业人数达500万,1933年增至1300万。当时美国百业凋敝,“电影院是失业者唯一可以栖身休息和取暖的地方”,好莱坞由此成为“口红效应”的受益者。1935年,美国电影观众人次每周超过8000万,八大公司利润递增。米高梅公司老板梅耶不无自豪地宣称:“正是在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尽量做到让人们在电影院中坐着的两个小时,陶醉于幻想和错觉的世界中,从而减轻人世的痛苦。”罗斯福总统也出面夸赞秀兰·邓波儿:“美国公民的精神状况从来没有像经济大萧条时期这么低。但一个美国人只要付出15美分看场娃娃的笑脸,就可以把自己的困难忘得一干二净,这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注意到,当前正流行一种乐观的看法:娱乐业尤其是电影业,很有可能成为本次经济危机中获益的那支“口红”。那么,在刚刚过去的半年里,中、美两国的电影市场受到金融危机何种影响?“口红效应”显现了吗?历史会简单重演吗?本文尝试一探究竟。二、金融海啸波及中美电影市场美国电影业处境显窘迫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电影票房并不乐观。2008年5-8月暑期档,北美地区票房收入不足40亿美元,低于2007年同期41.6亿美元。到了秋冬季仍欲振乏力,10月-11月北美票房排行榜第一名的均未超过3000万美元,而此前居排行榜首位的一般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为挽救颓势,好莱坞各大公司纷纷推出新片,数量惊人地达到400多部。年终结算,2008年美国国内票房勉强接近2007年。但据尼尔森统计数据分析,这与电影票涨价有很大关系。2007年美国影院观众人次为14亿,2008年观众减少了5%,实际回报率开始跌落。子未《大开眼界:2008年世界各国电影产业面面观》HYPERLINK"http://indus.chinafilm.com/200901/1953997_9.html2009年1月19"http://indus.chinafilm.com/200901/1953997_9.html,2009年1月19日。随着时间推移,好莱坞成熟的产业体系加速运转积极救市。2009年1月份上映12部影片,共获得10.7亿美元票房,观影人数也比去年同期多了17%。北美电影票房统计机构(MediabyNumbers)总裁保罗·德加拉伯迪安认为:“在现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不能在家庭旅行上过多花费,于是看电影就成了迷你版的家庭旅行——每个人都热衷、也能支付得起的旅行。”DrdarknightNL《金融危机刺激票房好莱坞一月收入创新高》,HYPERLINK"http://ent.sina.com.cn/m/f/2009-02-03/17222361650.shtml2009年2月3"http://ent.sina.com.cn/m/f/2009-02-03/17222361650.shtml,2009年2月3日。从产业环境来看,金融危机正在改变美国电影的融资方式。2004年,好莱坞和华尔街开始了新一轮合作。当时美林银行、摩根大通和高盛投资银行需要为过剩的资本寻求用武之地,好莱坞不少新兴的电影工作室也四处寻找“婆家”,双方一拍即合。机构投资者采用组合投资方式为电影融资,购入制片厂部分出品,类似于组成共同基金,目标是在制片厂通常享有13%-18%年利润中分得一杯羹。随之而来的是,明星片酬和制片成本直线上升。到了2006年,电影融资开始出现泡沫。由于银行迫不及待地进入,市场中流入太多资金,导致电影产品粗制滥造,片商之间为争夺眼球展开恶性竞争。自2007年起,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