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能量代谢一、能量在体内释放、贮存和利用(一)三种营养物质代谢放能1.糖:主要(70%以上)脑组织所需能量则完全起源于糖有氧氧化。2.脂肪:次之(30%)3.蛋白质:极少(长久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起源)。(二)、ATP与能量代谢二、能量代谢测定(一)能量代谢测定基本原理从食物吸收取得能量+体重1=同时期内物质代谢释放总能量+体重2机体能量代谢也遵照“能量守恒定律”所以,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总热量或所消耗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量,即能量代谢率。(二)、能量代谢测定方法1.直接测热法:呼吸热量计2.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原理:是利用“定比定律”,测算出一定时间内氧化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再计算出它们所释放出热量。为此,必须先了解与其相关几个概念:食物热价、氧热价、呼吸商。(1)食物热价(卡价)1g食物在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热量,称为食物热价。因为各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时耗O2量、CO2产生量不一样,故各种食物氧热价不一样。依据RQ可预计某一段时间内机体氧化各种食物百分比:产生CO2mol数产生CO2ml数RQ=─────────=—————————消耗O2mol数消耗O2量ml数非蛋白呼吸商(NP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非蛋白食物时CO2产生量与耗O2量比值。整体产生CO2总量-分解蛋白产生CO2量※NPRQ=─────────────────整体耗O2总量-分解蛋白耗O2量※间接测热法步骤: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②测定尿氮量③计算出NPRQ: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产热量⑥能量代谢计算:三、影响能量代谢原因(二)精神活动人在平静地思索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影响不大,其产热量普通不超出4%。但精神处于担心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因为会造成无意识肌肉担心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三)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连续7~8h),即使一样处于平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现象称为食物特殊动力效应。各种营养物质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不一样,进食蛋白质时产热量增加30%,混合性食物增加10%,糖和脂肪增加4~6%。其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额外能量消耗相关。(四)环境温度1.人体平静时能量代谢,在20~30℃环境中较为稳定。2.环境温度超出30℃,能量代谢率增加。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伴随温度不停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担心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四、基础代谢(一)概念1.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基础状态条件以下:①清晨空腹,即禁食12~14h,前一天应清淡、不要太饱饮食,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影响。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影响。③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担心影响。④室温18-25℃,排除环境温度影响。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基础代谢。(二)BMR测定和正常值1.BMR测定:(通常采取简易法)第二节体温调整概念:指身体深部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37.5℃意义: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必需条件。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一)正常体温1.肛温:正常为36.9~37.9℃。2.口温:约比直肠低0.2℃,为36.7~37.2℃。3.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7~37.2℃。临床惯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二)体温生理变动1.昼夜节律改变人体温在一昼夜中展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昼夜节律。3.年纪差异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二、机体产热和散热(一)产热⑴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节律性收缩⑵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全部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主要产热器官:平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脏,其次是脑)。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二)散热散热部位:1.物理散热⑴辐射散热: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周围环境中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多少取决于⑶对流散热:指体热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散热方式。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一个特殊形式。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散热路径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显著水滴前蒸发掉散热形式。不感蒸发是连续进行。人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体液量。2.生理散热:(1)皮肤血管运动。(2)发汗:又称可感蒸发。人在平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到达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假如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因为产热量↑,即使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酷热气候,短时间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