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雷山县生态旅游发展理论研讨会发言材料:黔东南生态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究凯里市旅游局杨杰生态旅游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而出现的,是近年来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旅游词汇,它的产生、发展与可连续发展理念相并进,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可连续理念在旅游发展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旅游”一词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一方面提出,其含义不仅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并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其定义是指以吸取自然和文化知识的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旅游资源的可连续运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一、生态旅游的产生人类文明的历史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渐进发展过程。目前我们正处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阶段,工业文明发明极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导致一系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生态文明的思想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是以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为特点的文明,可连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导发展思想。作为现代文明之一的旅游也改变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可连续发展战略生态旅游也应运而生。二、令人神往的黔东南生态旅游黔东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旅游环境,其独特的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山、水、洞、林等溶为一体。旅游资源单位涉及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A级旅游景区等。随着黔东南旅游的不断发展,其地位和品位也得到不断提高。“完美假期——多情黔东南”旅游线路被央视评为全国十佳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黔东南的首府凯里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雷山被央视评为中国十大最佳玩的地方之一;肇兴侗寨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旅游时尚》杂志评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目的地;《中国地理杂志》把黎平评为最美的地方,肇兴侗寨评为全国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岜沙苗寨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网民投票评选为世界上人生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黔东南列入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1998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把黔东南列为世界18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被专家学者誉为“人类疲倦心灵栖息的家园”、“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组于2023年3月至8月共4次实地考察黔东南后给予高度评价:是贵州省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佳且最集中的地区;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考察黔东南后赞誉:“黔东南之行我一生中最难忘、最荣幸的一次体验,黔东南这个歌舞之州、森林之州、和谐之州、神奇之州,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圣地。”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黔东南生态旅游发明了良好条件在3.03万平方公里的黔东南土地上,居住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全州总人口为402.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81.6%,其中苗族人口占42.0%,侗族占31.7%,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名扬海内外,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存核心地”。黔东南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有机融合,构成黔东南的特色旅游的竞争优势。州内少数民族风情“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享有“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之美誉,苗族和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里有世界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世界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节——苗族姊妹节,有粗犷奔放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有象征民族精神支柱的侗族古老的鼓楼,到黔东南可领略“唐朝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和“魏晋遗风”。黔东南侗族大歌曾唱响法国巴黎,2023年侗族大歌成功申报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飞歌委婉动人,苗族歌后阿幼朵歌震维也纳金色大厅。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全州有64个大类200多个品种。民族银饰、手工刺绣等旅游工艺品琳琅满目。民族餐饮独具特色,苗族的酸汤鱼、侗族的腌鱼腌肉等已作为黔菜的重要品种入选中国名菜大典。四、黔东南生态旅游的发展助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方面,生态旅游从其意义来理解,它是以可连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用和谐方式,开展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因此,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抓好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是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核心。文化是旅游发展的内核,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