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总论基本概念:1、药品:凡含有治疗、诊疗、预防疾病或保健作用物质通称为药品。药品又分天然药品,人工合成药品及生物制品三大类。2、中药:依据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药品。它包含三部分,即:中药材:指产地简单加工原生药品(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饮片:在中药炮制理论指导下,制出用以配方药品。中成药:即成方制剂。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药起源、采制、性能、功效和临床应用等知识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主要组成部分3、草药:民间医(草医)用以治病或口碑相传地域性民间药。即流传于民间,处于萌芽状态。有些人说:“草药是中药萌芽,中药是草药发展”。4、中草药:伴随人们对草药不停研究和认识,一些疗效很好草药逐步被中医新应用(如绞股蓝、罗布麻、毛冬青、穿心莲、金钱草等)或作药材收购,于是有将草药和中药统称为“中草药”。5、民族药:指少数民族居住地域习惯使用天然药品。使用有一定地域性,如藏药、彝药、蒙药等。6、药材:指经产地简单加工原生药品。或指供医疗应用原料药材,即未经精制天然药品。7、本草:我国古代记载药品著作。因所载药品以植物(草类)药占多数,故名本草。(“诸药以草为本”)第一章中药起源和中药学发展1、药品知识起源于祖先生活和生产实践2、中药学形成是以药学著作出现为代表,各个时期成就使其中药学得到了发展。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重视下,中药学得到了前所未有发展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发觉背景:植物充饥植物药(神农尝百草)较多在接触动物动物药采矿和冶炼(原始后期)矿物药这期间称得上大事是:酒医药作用(温通血脉、行药势和作为溶媒等),古人称之为“百药之长”“药”字出现在数千年前钟鼎文中。“”学文解字二中解释为“治病之草”就二、秦汉时期西汉晚期。“本草”词巳广为采取,既是药品学代称.又是药学专著替名,本草学巳成为医生必修学科,涌现了一批通晓本草学者;现存最早专著《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在汉代问世。总结了药品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标准.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按药品补虚强壮、无毒或有毒、有毒而怯邪治病不一样,分为上、中、下三品,《本经》三品分类法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它所记各药功用大多朴实有验,如水银疗疥,麻黄疗喘。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牛膝坠胎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本经+别录+作者和注释)该书约完成于公元500年左右.载药730种.另外,本时期还开创了新兴本草分支学科—炮制学,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炮炙论》问世。该书由南朝刘宋时期雷公所著,叙述药品经过适宜炮制,能够提升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收录了300种药品炮制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四、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医药学有较大发展,各地使用药品总数已达千种;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勋等领衔、苏敬等编纂《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本书共54卷,也有说是52卷,载药844种(也有说是850种)。开创了以图文对照法编著药学著作世界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学著作,比公元1546年间世欧州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00多年。五、宋代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并派苏颂负责编纂,历时三年,公元1061年刊行,又称《本草图经》全书载药1000余种,附药图900多幅,是我国现存最早版刻本草图谱。《嘉佑本草》以《开宝本草》为基础,主在以文拾遗补缺,〈图经本草》仿《新修本草》编写法。重在以图定伪求实,二者相合,图文对照,内容补互,堪称姊妹篇,有极高文件价值。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四川名医唐慎微,在上述两部本草基础上,又搜集补充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方家对本草真知卓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相关药品叙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经验和单方,写成《经史正类备急本草》(简称〈正类本草》)。全书共30卷,载药1558种(有说1746种),附方3000余首。其图文对照,资料丰富翔实。六、金元时期宋代本草学长足发展和本草著作大量发展,为金元时期本草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现了很多出色名医:刘完素、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这期间本草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相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品性能理论,使之系统化,并作为药品记述中主要内容;二是大兴药品奏效原理探求之风。七、明代弘治16年(1503年),刘文泰奉命修定本草,花费两年时间编成《本草品汇精要》42卷,收药1815种,分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24项记述。这种分项讲解体例是本书一大特色,但分项过于繁杂,反而招致一些混乱。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最终一部大型官修本草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一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查,对本草学进行了全方面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