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119679A(43)申请公布日2019.01.01(21)申请号201810936342.2(22)申请日2018.08.16(71)申请人深圳市科迈爱康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科技中三路深圳软件园一期8栋302室(72)发明人袁晖(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68代理人齐文剑(51)Int.Cl.H01M10/0525(2010.01)H01M10/058(2010.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0页附图3页(54)发明名称柔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柔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隔膜、电解液和外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包括电极膜和纳米导电材料层;所述的电极膜为石墨烯层和掺杂层叠加的复合结构,掺杂层包括碳纳米管和活性物质颗粒,正电极片的掺杂层中为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负电极片的掺杂层中为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的活性物质颗粒包括活性物质、碳纳米管和表面活性剂,活性物质分为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性活性物质。本发明采用特殊的三面封装,增加了电池能量密度与电池柔韧性;提高了人对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率,增加了可穿戴设备对收集人的健康监测数据的持续性,提高了可穿戴设备对人健康状况的预测能力。CN109119679ACN109119679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柔性电池,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隔膜、电解液和外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包括电极膜和纳米导电材料层;所述的电极膜为石墨烯层和掺杂层叠加的复合结构,掺杂层包括碳纳米管和活性物质颗粒,正电极片的掺杂层中为正极活性物质颗粒,负电极片的掺杂层中为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的活性物质颗粒包括活性物质、碳纳米管和表面活性剂,活性物质分为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性活性物质;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3-对壬基苯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溴化铵、3-对辛基苯氧基-2-羟丁基三乙基溴化铵、3-对辛基苯氧基-2-羟丁基三乙基氯化铵和3-对壬基苯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至少1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在所述活性物质颗粒中,活性物质的含量为60%~65%,碳纳米管的含量为30%~35%,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3%~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膜结构为石墨烯层与掺杂层的重复叠加渔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硅酸锂锰和钒酸锂镍中的至少1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硅/无定形碳/石墨(Si-C-G)三元复合体系、石墨烯和钛酸锂中的至少1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包括无纺布隔膜、陶瓷隔膜、聚乙烯隔膜、聚丙烯隔膜和聚酰亚胺隔膜中的1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包括电解质盐及有机溶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包括六氟磷酸锂、高氯酸锂、六氟硼酸锂和双草酸硼酸锂中的至少1种。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柔性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乙腈、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和乙二醇二甲醚中的至少2种。10.一种柔性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制备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颗粒将碳纳米管和表面活性剂分散在乙醇中,加入正极或负极活性物质,搅拌,超声波分散;将所配制溶液喷雾干燥,得到正、负极活性物质颗粒;S2,制备石墨烯层将石墨烯分散水中,抽虑,在滤膜表面覆盖一层石墨烯;S3,制备掺杂层将活性物质颗粒、碳纳米管分散在水中,混合,抽虑,在石墨烯层表面覆盖一层掺杂层;S4,制备电极片重复步骤S2、S3,形成渔网结构,抽滤,烘干,丙酮洗涤,分别得到正、负电极片;S5,电池组装将正、负电极片压在隔膜两侧,贴上正、负极耳,进行三面封装,注入电解液,密封。2CN109119679A说明书1/10页柔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电池,特别涉及用于可穿戴设备上的柔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近些年来,可穿戴设备特别是电子手表,电子计步器,电子监测仪,等,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同时也提高了对自身身体状况的监测能力,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率。但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受制于电池,电池的形态需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不然无法满足设备的进化和人们的使用需求。[0003]目前市售电池仍存在电池续航时间不足的问题,使用者需要频繁脱下可穿戴设备,以便进行电池充电,电池和充电技术有待突破,从而令使用者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粘度有所缺失,更重要的是无法实现对相关人体